站到李顯身後的韋氏冷峻了臉色:“事不宜遲,太子,如今行事由不得你我。退則必死無疑,進或許成功!”
韋氏的話,讓李顯最終下定了決心,李顯與李多祚、李湛等人一同走出。眾人擁太子入殿,起義將領、兵士歡呼雀躍地迎接太子。
張易之隱約聽到面前的刀槍碰撞聲,他手上有太子妃給的令牌,可以喬裝成普通宦臣,速速逃離。這塊太子的令牌是張易之當初救李重潤後,李長寧向韋氏要到手的,因此張易之偷偷逃出,李顯的人不會盤查阻止。
張柬之指揮士卒闖入武皇的寢宮中,見到張昌宗,下令將他砍死。而張易之卻逃之夭夭,士卒們搜遍了寢宮也沒有找到。
“何人膽敢作亂?”武皇強撐著身體,上官婉兒扶著她做出來,厲聲訓斥。
“陛下,張昌宗、張易之謀反,臣奉太子之令,入宮誅殺逆賊。恐怕訊息走漏,所以不敢事先上奏。臣自知興兵入宮,罪該萬死。”張柬之答道。
上官婉兒看著大殿上張昌宗已被亂刀砍死,眸子輕閃而濕潤了,可惜了這麼個天之尤物。對於李顯的動作,上官婉兒是心裡有數的,她也暗中配合了李顯。
“亂賊已死,速速退回東宮!”武皇怒目盯著李顯。
李顯懼怕武皇的威儀,嚇得六神無主,向後退了一步。而這時,擁護李顯入內的臣將不但不退,反而上奏:願陛下順從天意民心,傳位於太子。
武皇氣得滿臉鐵青,只是一屋子裡的人除了攙扶她的上官婉兒之外,統統跪下:“願陛下傳位於太子,上順天意,下合民心。”
武皇蒼老憔悴的面孔滿是落魄和絕望,她深深嘆了口氣,最終一字不語,默許地點了下頭。
再說張易之逃出皇宮後,並沒有一鼓作氣逃離長安,他反而是來到了太平公主在洛陽的府邸。
李令月聽說宮中有變,在見到張易之倉惶逃到自己這兒時,認定張易之想拿昔日舊情之事,脅迫她幫他逃離。
太平公主目光一狠,這次可不能為了區區張易之而亂了大計,她想著先穩住張易之,再殺了他,算是大功一件。
於是太平公主同意私下見張易之,並令侍衛暗藏於屋外,等她摔杯訊號,府上的侍衛們便一擁而入,殺了張易之。
自長安遷到洛陽之後,張易之每日過得渾渾噩噩,直到今天,他的心忽然異常平靜了下倆。
張易之知道自己逃不走了,而張家會被誅滅九族,滿門抄斬。
他區區賤命又能逃到哪兒去呢?所以他來到了太平公主的府上。
“公主,我來這兒,是想送你一份大禮,回報你的恩情。”張易之面色冷淡,穿著宦臣的衣服,但這張面孔仍舊是驚為天人的。
“哦,你要送我什麼禮?”太平公主警惕地盯著張易之,他死到臨頭還要玩什麼花樣不成?
“我就是最好的禮物,殺了我這個亂臣賊子,功勞便是公主的。”張易之微微一笑。
所以他來是自投羅網,而不是為了求饒求生?太平公主愕然地望著他:“你,為什麼要這麼做?”
“公主對我的恩情,我一直銘記在心啊。”張易之冷笑,或許他千方百計從宮裡逃出來,就是為了再最後見她一眼。
窗外皎潔的月光照射進來,太平公主木訥驚呆地站在原地,看著眼前的張易之,這個風華絕代的男人,迷倒了武皇,迷倒了宮裡很多女人。
“我說過,公主想要的,我一定會給你。”張易之翩翩優雅地緩緩走向李令月。
李令月身子向後一退,她一手握住衣袖中暗藏的匕首,心虛而警惕道:“你別過來!”
“還好,我有選擇怎麼死的權力。”張易之沒有停下腳步,離李令月越來越近,他的目光淡如止水。
這樣的淡泊,就像是李令月第一次見到那個翩翩少年似得,那時的他不懂謀算,只是笑顏如花。
李令月一直認為,他那些甜言蜜語,只是逢場作戲,他討好她親熱她,是迫不得已。
作者有話要說: 下個月花花會日萬更幾天,努力加更然後寫個好結局出來,哇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