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寧啊,我必須這樣做,武氏不除,早晚死的就是我們。你可知武氏恨不得將父親和皇叔置於死地!”李重潤冷笑著搖了搖頭,父親懦弱,皇叔也懦弱,難道李家就沒有一個有血有肉有骨氣的男兒站出來擔當重任?
李重潤血氣方剛,怎能見李家子弟個個被武氏迫害,他覺得這個時候自己必須站出來承擔這份責任。
“我怎麼會不知道呢,那安金藏的事件鬧得沸沸揚揚,當初皇叔差一點就被問罪,後果不堪設想。”李長寧蹙眉,“可是大哥,現在我們實力太過弱小,無法與他們抗衡啊。”
遠在房州的李顯一家聽到了長安城的安金藏事件後,李顯難過得徹夜不眠了兩天。當時許多官員因私下拜見皇嗣李旦而獲罪處以極刑,安金藏等樂舞藝人才能侍奉李旦左右。不久後,太子李旦又被誣陷謀反,武皇下令酷吏來俊臣嚴查此事,來俊臣手法殘忍以嚴刑逼供,太子身邊的人害怕酷刑不得不承認罪名。而在這個李旦命懸一線的時候,唯有安金藏不懼一死,為給太子洗脫罪名,願剖心以明皇嗣不反!此舉令武皇深受感動,這才不疑李旦謀反,下詔不再審理此案。
“長寧不必再勸,我李重潤誓死捍衛李家尊嚴,絕不對武氏妥協!”李重潤慷慨大義道。
“大哥……”李長寧的眸子裡是深深地擔憂,她望著正義淩然的大哥,“兵法雲: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如此,方可取勝!如今局勢,敵強我弱,望大哥切勿莽撞行事!”
父親怕死,母親怕死,她也貪生怕死,可意氣風發的大哥不怕啊!李長寧知道大哥酷愛讀兵法書,這是孫子兵法上面的內容,如此勸,他定能聽得進去。
果然李重潤聽了妹妹的話,深知她言之有理,便嘆聲道:“唉,好吧。強而避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方可取勝。”
總算讓大哥心平氣和了些,李長寧重重舒了口氣,心中大石暫且落下。
在韋氏的有心迎合下,很快與太平公主多有走動,兩人親如姐妹。十幾年前,韋氏就與太平公主有私交,所以很快兩人的關系又親密無間了起來。太平公主之所以能躲過武氏諸王的攻擊,除了因為她得到武皇更多的寵愛外,還有一點她懂得進退有度,不與武氏諸王直接沖突。
這天太平公主來了夜華宮,拉著韋氏的手,說一起去太液池逛逛,那兒的花開得正豔,萬紫千紅可美了。
恰好李長寧與李裹兒也在場,太平公主笑著叫兩個侄女一併前去。
李長寧見到太平公主後頓時神采奕奕,權傾一時的太平公主也就是她要極力討好的物件。不過太平公主看到李長寧、李裹兒這兩位美豔婀娜的侄女後態度較平淡,反而是很喜歡眉清目秀的李重俊這個侄子。李重俊是庶子,不遭韋氏待見,李裹兒對這個同父異母的哥哥亦是極為排斥。
這,大概就是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緣故吧,李長寧見太平公主尤其高冷,也就沒有急著熱臉貼冷屁股。
太液池又稱“蓬萊仙島”,這個名字足以顯明這兒的景色美得像是世外仙島一般。太平公主與韋氏攜手來到湖邊遊玩。
春光明媚,萬裡碧空,湖波蕩漾,柳絮飄飛。
和煦的春風拂面,縷縷陽光透過雲層灑了層金光在湖面上,水天一色,相交輝映。
湖面四周是鬼斧神工的怪石嶙峋,巧雕建築,每隔一段距離就有精心設計的花海,百花盛開,爭芳鬥豔,花香四溢。在這美不勝收的湖邊遊走,眾人皆感到愜意。
八角亭那邊很是熱鬧,有一群宮人候著。
“阿韋姐姐,我們去那邊看看。”太平公主的雙眼變得明亮。
“好。”韋氏遠遠望過去,也不明是誰在那邊。
太平公主回過頭來對漫不經心跟在後面的李家兩小姐妹道:“你們就在附近隨意玩玩吧,我和你們的母親去那邊。”
“我也想去……”李裹兒脫口而出。
“好,姑母和母親好好玩,我和裹兒妹妹就在這附近逛逛賞花。”李長寧微微屈身,在太平公主面前當服軟貼心。
目送兩個風韻猶存的長輩離開後,李裹兒一面採著花圃裡的鮮花,一面呢喃道:“姑母風采真好,看氣色真不出她的年齡,覺得還年輕呢。”
“可別在姑母面前提年齡。”李長寧輕輕笑了。
“姑母好像不大喜歡我們啊。”李裹兒眉頭微微挑了挑,她有所察覺,因此剛才在太平公主面前也沒多說話。
李長寧沒有再接李裹兒的話,回過身去看風景,她的這個裹兒妹妹是揣著明白裝糊塗,一副傻白甜無害的小模樣真是我見猶憐。
走近了八角亭,韋氏才看清站在亭子裡的白衣男子是張易之。周圍的宮人守在四周,不敢上前打擾張易之作畫的雅興。
☆、做陛下,真好
張易之修長的身形如玉樹般,氣質優雅出塵,站在畫桌前,持筆作畫,畫這春湖的美景。
“是張公,我們還是不要去打擾了吧。”韋氏對太平公主道。
“張五郎精通作畫,阿韋既然來了,我們就去看看無妨。”太平公主笑意盈盈地走向八角亭,猶豫不決的韋氏只得跟著一起去。
韋氏不知張家兄弟的性情喜好,所以不敢貿然靠近,她只知這兩兄弟憑藉著天人般的皮囊而權勢盛旺。
太平公主與韋氏一前一後走向亭子,宮人們見了紛紛行禮未阻攔。張易之側頭看過去,見到從容優雅的太平公主,嘴角蕩起了迷人的弧線。
“張五郎今日雅興不小啊。”太平公主走上臺階,來到張易之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