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請相公明言。”
“就是覺得這監察百官之職,御史臺做得不好,沒有真正做到。”甘奇面色深沉,憂國憂民。
司馬光心中一緊,果然,敲打來了,司馬光渾身腎上腺素飆漲,做好了戰鬥準備,問道:“相公之意,可是說下官不足以主持御史臺大局?”
甘奇笑著擺擺手,又道:“中丞乃不世之材,朝廷棟樑,若是說中丞你都做不好這個官,天下哪裡還有人做得好這個官?”
司馬光又愣了,一頭霧水,這甘相公是要唱哪一齣呢?
“我是想啊,御史臺人手還是太少了,權柄也小,監察汴梁一地尚且難以顧全,更不論天下之官員了,如今又正值司馬中丞這般大才主持御史臺,不免有給御史臺改制的想法。多添御史往各地派駐,多加差吏走動調查,如此才算是能監察天下。”甘奇語重心長。
什麼?司馬光以為自己聽錯了,這是要給御史臺更大的權力?更多的人手?這位甘相公還嫌自己給他添的麻煩不夠?
“相公所言當真?”司馬光不相信。
“自然當真,我準備再給御史臺安排三百個官員,加兩萬個差吏,各路州府皆要派駐,監察各地官員,以保江山社稷。”甘奇大手一揮,大口一開,三百官員,兩萬差吏,跟組建軍隊一樣。
按照甘奇的預想,這點人還不夠,到時候天下丈量田畝,中紀委豈能就這點人派下去?必須得把所有地方都盯死了,不求水至清,但也要基本清澈,這是國家利益,抓他個幾百上千人,弄他個幾百上千家士族大戶。
要用魔法打敗魔法,要用士族打敗士族。要用司馬光打敗這些各地士族大戶。
司馬光聽得是目瞪口呆,以為甘奇還在說笑,幽幽說道:“相公莫不是拿下官打趣呢?御史臺何曾……”
“誒,豈能是打趣,御史臺派駐天下,這是國策,我這裡與中丞商量好,轉頭就去與陛下商議定妥,接著就調派官員到御史臺報備,然後從禁軍與皇城司等地抽調差吏人手,先把各路州府全部覆蓋,這一切可都指著中丞來做好。”甘奇可不是與司馬光開玩笑。
這權力,也實在太大了吧?一個三品御史中丞,嘴炮衙門,忽然成了實權衙門,還真的監察天下官員了,這是………………好事吧?
於國於民,那肯定是好事。
但是司馬光總覺得心裡不踏實,又問:“相公,此事陛下能答應嗎?”
“此乃陛下之意,卻是陛下又不能說,所謂唯有我來與中丞說,到時候還請中丞上書,陛下批閱,中書門下再點頭,便成了。”甘奇扯起虎皮當大旗,忽悠著司馬光。這事情得司馬光衝鋒陷陣了,監察百官,肯定也會有一定的反彈,畢竟是士大夫的天下,這樣去監視士大夫們,豈能沒有反彈?
所以甘奇得忽悠司馬光,暗示司馬光這是陛下的意思,讓司馬光替皇帝分憂。也讓司馬光明知道這事情皇帝都不願意拿到明面上來說,皇帝有難處,得忠臣司馬光代勞了。
這手段,甘奇伏脈千里,就等著未來司馬光幫他衝鋒陷陣了,保守派不都是敵人,有時候也可以變成朋友。這御史臺,每天用來打嘴炮,太浪費了。
司馬光想了一想,其中關節想透了,拳頭一捏,戰鬥準備就緒,點頭答道:“相公,此事利國利民,我司馬光向來大公無私,從來不敢徇私枉法,監察百官本是職責所在。我大宋到得如今,貪官汙吏屢見不鮮,時不時還激起民變,若是監察之法能通行天下,必然能保家國社稷無憂。相公已然言盡於此,身為御史中丞,更是責無旁貸。”
甘奇點頭:“二府三司,臺諫兩院,本就互不隸屬。御史臺監察百官,上到宰相,下到州縣,皆是職責,若是哪一日監察到本相身上,本相也毫無怨言,中丞只管去做,此事利國利民,本相在此事之上,一定是你堅實的後盾。”
司馬光聞言感動不已,感動的不是甘奇說什麼堅實的後盾,而是甘奇說哪怕有一日監察到他身上,他也毫無怨言。當宰相到得這個地步了,保守派司馬光哪裡能不感動?這就是聖人所言,君子之道也。
司馬光躬身一禮:“相公放心,下官定然辦好此事!”
甘奇又與司馬光閒談幾番,勉勵無數,笑著送司馬光出門。
看著司馬光那戰鬥準備的背影,甘奇捋著自己頜下的短鬍鬚,慢慢笑了……
鬥爭的藝術,就是這麼有趣。司馬光,是個好人,必然好用。
喜歡回到北宋當大佬請大家收藏:()回到北宋當大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