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彥博這回真急了,滿場這些軍漢,竟然沒有一個聽令動手的,這是他如何也沒有想到的。他如何也想不明白這些京畿禁軍的軍將,竟然不聽聖旨……
文彥博再次大喊:“誅殺國賊者,連升八級,連升八級,賞十萬貫,封國公。聖旨在此,聖旨在此,爾等若是不遵聖旨,與反賊同罪!”
“文相公真把自己當天子了,國公爺也敢私自往外封了。”甘奇見得滿場眾人,其實早已心安,這其中不僅有甘奇提拔的,更有一些人昔日就是甘奇麾下的上陣立了功的軍將。昔日甘奇執掌樞密院的時候,一場演武大閱兵,就讓甘奇安插下了不少人。這才是真正的未雨綢繆,今日就見效了。
就算之前沒有安插人手,甘奇也自信,憑藉他這幾年的功勳,今日也無人會對他動手。
“莫要聽反賊胡言亂語,本相有聖旨,本相有聖旨啊!”文彥博喊得青筋暴跳。
許多馬蹄也在左右躁動,往前往後,往左往右。
馬蹄如人心,是動手呢?還是不動手呢?
是看一看呢?還是看一看呢?
有人動手嗎?有人會動手嗎?
甘奇看著被文彥博揚來揚去的聖旨,似乎看破了什麼,其實也不難看破。要是皇帝要下這種聖旨,還需要等到今日?要是皇帝真豁得出去,還需要文彥博這麼臨時來調動大軍?要是皇帝真的這麼決斷了,昨日的皇宮之內,豈會是那麼一場鬧劇?
如果趙曙之前給出這麼一道聖旨,那真是秦皇漢武之君也!甘奇都不需要走到皇宮之內,前日就是在汴梁城門口了。
現在出了這個聖旨?皇帝躺著不能動的時候,聖旨出來了?這豈不是可笑?
“文相公,把您的聖旨好好給大家看看,若是真的,那我便在此拔劍自盡了,若真是陛下要我死,君要臣死,臣也不得不死,自盡也算留個體面。如何?”甘奇這是給文彥博一條死路。
這句話一說,滿場軍將面色大變,假聖旨?假傳聖旨調兵入城?
文彥博無論如何也想不到事情會發展到這一步,他還是想得太簡單,真以為大軍一到,軍令之下,甘奇就會死在亂刀之下。
為何啊?這都是為何?這些粗鄙軍漢,為何敢不聽皇命?為何敢不聽樞密相公的命令?這大宋朝,何曾出現過這般場景?哪個軍漢見到文人相公們,不是滿臉諂媚卑躬屈膝?
哪個軍漢敢不聽樞密相公的?
文彥博回頭看著那數之不盡的大軍,歇斯底里了:“殺甘奇,不聽號令者,滿門抄斬!”
此時,汴梁城內,各地各處,皆是雞飛狗跳。
開封府內,有人驚慌呼喊:“不好了,不好了,京畿禁軍入城了!”
皇宮之中,也有人邊跑邊叫:“不好了,不好了,禁軍入城了,好多禁軍入城了,十數萬……”
皇城司裡,汝南郡王府,政事堂,兵部,御史臺,諫院,皆是這般的呼喊稟報。
趙宗漢嚇得是連滾帶爬出門,司馬光更是跌跌撞撞飛奔。
李璋第一反應就是讓所有軍漢上皇城城牆,弓弩羽箭趕緊都搬上去,皇宮地面上的石板都趕緊撬起來,都搬上城頭。
最驚駭的莫過於的趙頊,他已然手腳並用奔上了皇城城樓,眺望內城樞密院衙門那邊,人山人海。
城內各處街道,無數百姓都在往家跑,商戶連忙閉門,小販連手推車都不要了,一個勁的奔。
這是要變天了?這是要血流成河了?這得多少人家破敗?又要有多少新貴而起!
樞密院前,文彥博依舊在高喊:“誅殺國賊,你們快快動手啊,這都是為了江山社稷,都是為了我大宋朝,你們是大宋朝的兵,是朝廷養著你們,還不快快為國效命?”
終於有人接了一句:“文相公,您老把聖旨給末將看一眼,看得清楚了,末將第一個上前誅殺國賊!”
隨後無數人附和:“是啊,這般大事,若是不能親眼得見皇命,哪個敢做?”
“文相公,末將一家幾代忠良,只要好好看一眼聖旨,立馬奉命。”
甘奇笑了,勒住馬:“反賊啊反賊,到底誰是反賊!”
喜歡回到北宋當大佬請大家收藏:()回到北宋當大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