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回到北宋當大佬 > 第四百六十章 就他媽這場戲最難演

第四百六十章 就他媽這場戲最難演 (第2/3頁)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都市頂級傭兵 超級大華夏 大漢再起之無限征途 差分機時代 亂唐之最強武神 漠唐 徐知證傳 明末隱相 三國呂布之橫掃千軍 吃貨聯萌[全息] 1850再造中華 縱橫西漢 寒門破繭 大秦:老趙,我真的不是仙人 回到北宋當大佬 大明:最窮奸相,朱元璋求我貪汙 漢末召喚之無敵天下 特種兵之神級技能 權能之主 三國:開局曹操要借我腦袋

“著黃龍府派兵,讓附近女真部落也出人,儘快剿滅。”兩三千號人,不值一提,大遼在黃龍府不僅有幾千駐軍,附近許多女真部落也受遼國管制,輕輕鬆鬆聚集萬餘人馬,滅一個野人部落,不在話下。

“遵旨!”耶律仁先也不那麼在意,遼國這麼多年來,打服的、覆滅的女真野人不知多少,這回也不那麼特殊。唯一麻煩的就是得多給點錢糧。

……

雄州那邊,打馬飛奔的甘奇越發急切起來,因為兩萬五千人的軍械裝備還沒有到位,滄州碼頭那邊每天傳來訊息,船隊依舊沒到。冬天的季風,對往北航行的帆船並不友好,船隊在海上走走停停,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從河北各地運來的軍械裝備又太少,甘奇只有黃龍府與真定府而去,親自去開啟各地禁軍府庫,淘一些存貨,特別是制式的弓弩,手弩,長弓,神臂弓,蹶張弩,絞盤弩炮。

卻也把甘奇氣個半死,每天晚上都寫彈劾奏章入京,彈劾各地大小官員。若是甘奇真的能一言而決,說不定就殺個血流成河了。

禁軍府庫也能大規模虧空,甲仗庫的賬目與實際存貨,差距大到令人髮指,賬目上記得滿滿當當,東西卻幾乎沒有。

甘奇再一次領教了這個國家的糜爛程度,再一次明白了為什麼金人南下的時候,說把汴梁圍了就把汴梁圍了。

氣得甘奇到處大發雷霆,也是無奈,來去的路上,連各地的縣衙也去翻了個遍,翻到一張堪用的床弩,甘奇都能喜出望外。

如此幾番,倒也把許多官員給嚇到了,到處想辦法,弄軍械充到甲仗庫裡去,生怕甘奇這個河北兩路制置使上門來檢查軍備,又是幾番彈劾,影響他們的前程。

這倒是意外之喜,哪怕是表面工作,也是能見一點效果的,總能多幾副鐵甲與兵刃,再來點好弩弓,那就是意外之喜。

如此,甘奇更是派出許多心腹往更遠的州縣去巡查,收穫雖小,但也能聚少成多。這大宋,好就好在足夠大,州府足夠多。就河北兩路,一個縣翻出十副鐵甲來,加在一起也能湊個兩三千副出來。一個州府能有幾張床弩,那也能湊個百十具來用一用。

北宋的河北兩路,地盤倒是足夠大的,並非就是後世的河北省,而是後世河北大部分,加上河南一部分,再加山東一部分,還有山西一部分,很大,足夠甘奇盡情搜刮。

河北兩路,其實也有些人心惶惶,因為都知道遼人在邊境屯兵了,可能要打仗,否則甘經略也不可能這麼到處搜刮軍備。

這回,甘奇倒是把國書送到了汴梁城。遼人陳兵的訊息,也是瞞不住的。

汴梁城裡,自然又是一片譁然,民間喊打喊殺的人不少,更知道甘相公就在河北,有許多文人士子也熱血非常,四處奔走相告,不能卑躬屈膝,不能教人欺辱……

當然……在汴梁城裡喊打喊殺的人不少,只是這汴梁人真願意上戰場去打去殺的人,可能就找不出幾個人來了。

不過,年輕的讀書人,總有一些是真的滿懷一腔熱血的,竟然還真有一些士子到處拉人結伴,要到河北去支援甘先生,就如昔日隨著甘先生出徵邕州一樣。

要說這大宋朝的儒家,其實還真有許多教育得極好,就如南宋滅亡之時,崖山殉國跳海的文人成千上萬,軍民一起,跳海殉國之人十萬之多,那場面,當真感天動地。

也如文天祥,終究還是留取丹心照汗青了。

ps:所以後來的日本人,為了打擊國人抗日之心,還特意編出來一系列的理論,最著名的莫過於:崖山之後無中國。說中國的歷史傳承,在崖山之後就斷絕了,中國有脊樑的人,都在南宋崖山十萬軍民跳海殉國之後死絕了。

在日本崛起開始對中國起野心的那一段時間裡,日本人寫了大量關於中國歷史的論述文章以及書籍,特別是關於華夏的傳承以及華夏被外族統治的歷史,日本人最喜歡研究,出的論述也是最多的,比如還有五胡『亂』華,那段時期的日本人比中國人更喜歡研究這幾段歷史。

其中原因,就是為了打擊國人的抗日之心,加強華人對日本人統治的認可,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日本人需要加強自己在崛起之後的文化自信,觀點集合在一起,就是在說中國人早已不是以前的中國人了,早已成了劣等人,需要得到中華文化正統傳承的日本人來拯救。

在那段時期許多研究中國歷史的日本人中,以所謂日本學者內藤湖南最為有代表『性』,終其一生兢兢業業,關於中國歷史的研究可謂是“著作”等身。這些理論在清末民國時期在中國流傳甚廣,特別是敵佔區的一些漢『奸』文人特別喜歡這種論調,也忽悠了一大幫中國的文人,比如著名的漢『奸』汪精衛的曲線救國,汪精衛身邊還有一大批親日文人,他們是真的相信這些論調的。只是沒有想到百十年後的現代社會,這種論調依舊還能甚囂塵上,擁躉無數,著實有些可悲。)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言歸正傳。

東京汴梁的朝堂之上,皇帝趙曙還是有點嚇到了,看著國書,問著滿朝文武:“遼軍當真有七十萬?”

一人當過百萬兵的富弼,此時老神在在,倒是顯出了老臣的沉穩,慢慢答道:“陛下,遼人不過只是虛張聲勢而已,最多不過十幾萬人。”

趙曙聞言大氣一鬆,說道:“那就好,河北兩路,有近三十萬禁廂軍,倒也不怕他。”

富弼又道:“此事既然因甘道堅而起,這出使斡旋之事,當也由甘道堅去,想來也是不在話下的。”

富弼自然是沒安好心。這種求和的事情之難,富弼是有親身體會的。甘奇惹事,甘奇賠上身家去解決,回來還得讓甘奇落一個惹是生非陷國家於危難的罪名。誰叫甘奇當初在朝堂上大包大攬,該他吃些苦頭。

皇帝趙曙倒是對甘奇信心非常,答道:“此事甘卿去河北之前,朕就有安排,使節本就是他,他自會解決此事。”

富弼微笑著點點頭,表示同意。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