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群體性事件?
甘奇站在衙門口,看著群情激憤的怒喊,看著越來越多的人。
史洪磊早已到場,門口幾百軍漢列隊隔離。
事情依舊還是有些出乎意料,因為來的人越來越多,越來越多,起初只有二三百號人,不得多久,竟然有了上千號人,而且還有人在趕來,似乎那些並沒有受過懲罰的商家,都派有人到場支援。
史洪磊也在開口問甘奇:“先生,怎麼辦?要不要某家下令驅散了去?”
甘奇想了想,還是搖了搖頭。
因為仁宗朝,不比其他任何時候,仁宗趙禎,已然幾次與甘奇說不要鬧出事情來,也就代表了仁宗趙禎的態度。
仁宗這個皇帝,心地過於善良,真正的愛民如子,甘奇若是在這種時候用暴力手段驅散,難免會造成死傷之事,到時候吃不了兜著走。
門口這些人,身強體壯的小廝下人最多,這個時代不比後世,這些小廝下人們,一家老小的營生都倚仗在商戶主人之下,沒有了商戶,他們就沒有了營生,穿不暖吃不飽。這個時代可不是丟了一份工作就可以去找下一份工作的,主人,幾乎就是他們賴以謀生的身家性命。
所以甘奇絲毫也沒有懷疑這些下人的忠誠度,所以暴力手段,更要剋制。
“昏官無道!”
“屈打成招!”
“還我家主人來!”
“還我家主人一個公道!”
……
李定很是堅定,與甘奇說道:“先生,學生出去與他們講講道理,朗朗乾坤,豈能沒有是非黑白?”
甘奇也在搖頭,這種事件,已經無關對錯,無關道理了……
甘奇只是對著史洪磊與折克行說道:“盾牌往前,嚴防死守!”
說完此語,甘奇轉身而入,回到班房之後,落座,口中喝道:“好手段!”
李定怒而一語:“定是有人在幕後謀劃,否則豈能忽然就有了今日這般的場面?”
李定是明白人,任何大的群體性事件,必然是有組織者的,從來沒有自發那一說。古今中外,皆是如此。
跟在身後的蔡確問道:“先生,何人之手段?”
甘奇也皺眉在想,其實也不用多想,這汴梁城內,甘奇的敵人也不多,能有這麼大能量的敵人,唯有一個。
但是這個名字,甘奇卻並不說出口。
甘奇不免多分析了幾番,分析韓琦為何忽然要用這麼大的能量來對付自己?按理說此時的甘奇,在韓琦眼中,不過螻蟻一般的人物,韓琦就算要對付甘奇,也不會如此花費心思。
要做成這件事情,對於韓琦而言,也不是那麼簡單的,他得給許多人許下很多承諾,最基礎的承諾就是保證許多人不會出問題,不會因此而罷官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