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這種稅收制度,有時候也會造成一些奇怪的現象。一個小商販,一個月賺一萬塊錢,一分個稅都不用交,但是一個很普通的公司職員,一個月賺五千,也得交個稅。
所以甘奇覺得十稅一,是一個很合理的稅率,不過皇帝開口了,那也就沒得說了。百分之七的稅,那就百分之七的稅,汴梁城內,那也是有不少利稅大戶的,比如甘奇自己手下,就至少有四家利稅大戶,相撲場是一家,溫泉酒店是一家,還有成衣店也是一家,還有彩票也是利稅大戶。
所以甘奇回答皇帝的話語是:“陛下,百稅七頗低,不過低稅有利於推廣,如此也可。”
“嗯,那你就可以開始去辦了,人手你自己選調,到朕這裡來稟報之後,再去樞密院報備。辦公之處,先讓三司衙門給你找個地方,切記,不可激起民怨。”趙禎再一次告誡甘奇,一定不能激起民怨,也是趙禎心中明白,找人要錢,哪裡那麼好要的?
不過趙禎也明白,商人是最好欺負的,哪怕許多商人背後,有背景靠山,這些背景與靠山,也不可能在明面上給這些商戶出頭,就算有這種士大夫敢給商戶出頭,那也要在朝堂上說出一個道理,這個道理怎麼說?
說商人賺錢不容易?那農戶賺錢容易?說商人窮,交不起稅?這話說出來誰信?再說什麼理由?再說下去,身為皇帝的趙禎就得問一問這個人了,你是不是以權謀私了?自己參與了經商之事?
只要找到真正能收商稅的辦法,趙禎必然全力推行下去,這是比給農戶加稅好一百倍的辦法,也是比給士族階級加稅好一百倍的辦法。趙禎唯一擔心的就是甘奇的辦法不行。
“陛下放心,臣一定不會激起民怨,臣先告退。”事情說好了,甘奇準備回去準備自己的衙門了,稅務大佬,要崛起了。
卻是趙禎忽然把甘奇叫住了:“稍等,朕還有一事要與你說。”
“陛下請說。”
趙禎先是嘆了一口氣,然後把雙手放在御案之上,然後慢慢開口說道:“胡夫子生前來尋過朕,要讓你去太學任博士,朕當是不甚煩擾,便託詞說等你差事辦妥之後再說。本來此言就是一句託詞,卻沒有想到胡夫子隨後就走了……唉,如此,這句託詞反倒成了朕給夫子最後許下的承諾,夫子說你是那治學之才,不治學便是大材小用,朕之所想,總不能讓夫子最後一點念想都不能達成……”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趙禎此時,也露出了悲傷之感,這個皇帝,依舊是慈悲心腸。
“不知陛下之意……”
“朕也沒有什麼想法,太學博士而已,給你又能如何呢?夫子如此看好你,你便兼一個博士之職吧,兼著,但是必然要以商稅為重,太學之事,空閒之時盡上幾分心意,也不枉夫子生前對你如此看重。”趙禎說著說著,似乎連自己都要落淚了。
趙禎也老了,那些老臣,也一個個撒手人寰,范仲淹走了,晏殊走了,杜衍走了,吳育走了,陳執中走了,趙允讓走了,胡瑗走了……
這些人,都是仁宗朝的忠良砥柱,隨著仁宗登基慢慢崛起,也隨著仁宗一起慢慢變老,卻都在這幾年一個一個去世。仁宗傷心,其實也在想,自己又還能有幾年可活?
“謝陛下!”甘奇只得如此答了一語。
趙禎點點頭:“你去吧!”
甘奇走了,趙禎轉過頭去,似乎在抹那並未流出來的淚水。
一個時代,好像就要落幕了。
甘奇回去,第一件事,就是去找那個本該也已經走了卻沒有走的狄青,甘奇需要人手,需要狄青推薦更戍入京的西軍之中可用之人。
商稅之重要,不言而喻,商稅若是真的能按照甘奇的想法推行下去,不知是朝廷受益,連底層農戶也會受益。因為歷朝歷代,國家都靠農戶養,都靠農民在土地裡種出的糧食養。
什麼時候,這個國家能不倚靠農民,至少不全部倚靠農民的時候,這個國家的潛力便是無窮的,商業就會進一步發展,國家也會進一步放開,乃至於出海這件事,都可以間接受到推動。
當國家不再全部倚靠農民的時候,戶籍制度就會進一步放開,不必再把農民都綁在土地上,商業就會進一步發展,這是一個良性迴圈。
現在擺在甘奇面前的難點,就是怎麼讓商人交稅,其中衝突,該怎麼解決。
喜歡回到北宋當大佬請大家收藏:()回到北宋當大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