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慈善基金會近期的賬目就在報紙上告示了,還有一個大大的題目:慈善基金會向夔州旱區捐款五萬貫。
這筆款項是由甘奇親自送到當朝首相韓琦手上的,還有韓琦親自簽字蓋印的字據為證明。
這也是例行公事,對眾多捐款之人負責。
韓琦拿著錢,會先換成糧食,然後由樞密院派人護送,由轉運使衙門沿路交接,送往夔州。
做完這件事之後,甘奇又繼續自己頭懸梁錐刺股的生活。
救災錢糧,終究不是十幾萬貫能解決的事情,韓琦還要到處去湊錢,韓琦能想到的辦法,還是一個衙門一個衙門去跑,多少也有點到處求人的意思,就算韓琦是首相,就算韓琦權勢很大,但是在仁宗朝,首相也遠遠還達不到隻手遮天的地步。
宋朝的文人,許多還真是很有骨氣的,會盡量避免一種“阿諛奉承”的名聲,不論官職大小,都在追求一種不卑不亢的態度。這是清名,這也導致在宋朝當大官不是那麼舒服的。
文彥博官職高不高?三司使官職大不大?也就是在宋朝,這麼高的官,說倒臺就倒臺,甚至都不需要透過什麼真正激烈的政治鬥爭,光是噴就能把這麼高的官員給碰倒。仁宗朝,大概是歷朝歷代高官倒臺最容易的時期了。
有時候習慣性吐槽宋朝的文人,其實吐槽太過也有失公平,宋朝文人還是有可取之處的,比如宋朝是真的出一些很有能力的官員,也出很有骨氣的文人,比如文天祥。
文天祥這樣的人,還真不是少數,當宋朝滅亡的時候,崖山之處,殉國之人,十萬之多。其中軍民為主要,也不乏文人,那時候的文人也是滿臉淚水,悲慼難耐,成百上千往海里跳。海面飄著的屍體,一層一層,用文天祥的詩來說,叫作“人死亂如麻”。
興許也是親眼看到了這麼一幕,才更加堅定了文天祥以死明志的決心。
國家與民族的脊樑,這一刻顯露無疑。
這大宋朝,還是有其可取之處的,大宋朝的悲哀,主要原因還是其頂層設計出了問題。
韓琦到處求爺爺告奶奶,弄點錢實在不容易,這件事情搞不定,他這宰相之位怕又是當不得幾天了。
興許這也是仁宗趙禎的可取之處,幾十年皇帝當下來,一百多個正福宰相,走馬觀花一樣,誰不行,說換就換。誰也別想隻手遮天,誰也別想混日子。
如今連富弼也開始退休了,如今已然是昭文館大學士,職責是修史,退休生活,在修史的工作上依舊發揮餘熱。
天氣漸冷,冬天要來了。
甘奇的溫泉酒店,工期越來越緊,甘霸不斷在碼頭上招收匠人趕工。
酒店還未完全竣工,但是許多地方已經完工了。
溫泉大池子階梯式往下,一個一個。還有小渠引流到各處雅居小池之中。
甘奇大概是第一個享受溫泉酒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