觥籌交錯,杯盞不止。蘇軾說著眉州與成都的風流韻事,說著年少輕狂時,止都止不住。
父親蘇洵早早回客房休息,弟弟蘇轍面帶崇拜看著兄長。
還有一個只會喊六六六的甘奇,津津有味。
搖搖晃晃的蘇軾,二更初歇,天亮又起,直感覺神清氣爽。
院內的甘奇,正在與周侗來去著手腳,聽得周侗指指點點,練得不亦樂乎。
蘇軾近前,開口道:“甘兄,原道還你練武藝啊?文武雙全,佩服佩服。”
若是單單一個人練武,蘇軾是正眼也懶得去看一下的,這個時代就是如此,練武的那是下等人。
但是甘奇練武就不一樣了,昨日填詞一曲,詞作上佳,又有滿屋的藏書。甘奇這就叫文武雙全,讓人佩服。
甘奇停了手腳,笑道:“子瞻兄過獎了,強身健體罷了,廳內用粥,請。”
蘇軾也不客氣,往大廳而去,蘇洵蘇轍已然落座在吃早飯,蘇軾便也開始吃了起來。
甘奇落座一旁,開口問道:“子瞻兄此番入京,可有門路?”
門路,對於讀書人來說是必不可少的,是拜師也好,是投帖也罷,總要讓人知曉文才,賞識一二,如此名聲能起,考試也有好處。
蘇軾聞言答道:“我父與歐陽學士投過帖子,此番入京,當先去拜見。”
又是歐陽修,大宋文壇魁歐陽修。聽到歐陽修的名字,甘奇其實觀感並不好,只是答道:“嗯,如此就好。”
蘇軾又道:“待得入京把該拜會的人都拜會了,立馬就出城來尋甘兄。”
甘奇點點頭,起身到廂房,不得片刻出來,拿了一個盒子。
盒子放在桌案之上,甘奇開口:“三位從蜀地遠來,一應用度怕是不夠,小小心意,不足掛齒。”
這也是禮節,蘇門父子從蜀地一路走來,這個時代不比後世,雖然可以坐船,也可以坐些順道牛車之類,但是主要還是用腳走來的。身上能帶的盤纏只怕也差不多了,只因為這個時代的錢,實在太重。
友人來訪,送上盤纏,這就是禮節。汴京城不必其他地方,就算是租個房子,價格也不菲。蘇洵要帶著蘇軾兄弟到處去拜會各種人物,投名拜帖是其一,其中多少還有錢財用度的事情。
蘇軾也不多言,只是起身拱手:“多謝甘兄!”
蘇洵也拱拱手示意一下。倒也不必過多客氣,人情來往,往後隨時也是要還的。不是還錢,也有其他各種辦法,送禮也好,抬舉也好。
文人相交,就是這般。
吃罷早餐,蘇門父子三人拿上行禮,抱著甘奇送的盒子,往城內而去。
喜歡回到北宋當大佬請大家收藏:()回到北宋當大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