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要放在一千年之後,是世界各個強國們搶都搶不來的好事兒,更是隻賺不賠的買賣,傻子才不幹呢。
你看後世,小鬼子的首相出去轉一圈,給這個貸款,給那個援助,跟散財童子似的。
華夏也一樣,非洲兄弟要貸款就給貸款,要修公路,我們就萬裡迢迢跑過去給人家修路。
為什麼?
因為既能賺到名聲,又能賺到實在的好處。
……
國內很多不懂行的就開始罵了,說國家拿著百姓的血汗錢去浪費……
屁!!
真以為全天下就您一個聰明人知道錢難掙?
國家聰明著呢,想的要長遠得多。
我援助你一個鋼鐵廠,建廠要我的工人來建吧?黑哥們只會圍著火堆兒跳舞。
技術要我的技術吧?黑哥們只要火堆兒,不要技術。
建成之後,誰來管理經營呢?
黑哥們兒還是隻會圍著火堆兒跳舞……
工廠運作,所需的原材料是本地的低成本礦石,勞動力成本更低。
可是,出廠之後的産品不論是運回國內,還是賣給黑哥們兒,卻是與國際接軌的價格。
……
回頭咱們再來看這筆賬。
不說外交上有多大的潛在利潤,只看實實在在的錢上面的問題。
白花了一個建廠的錢確實沒錯,可是這其中解決了多少個本國的工作崗位?又有多少長遠收益是無法估算的?
……
同樣的道理。
一筆無息貸款是不可能平白無故就給你的,你拿這些錢去幹什麼,必須有明確的目的性,而其中也有其它的附加條件的。
比方說,你要為建一條鐵路借錢,那當然要用我的工人,我的材料,我的技術。
即使最後沒有得到管理權和經營權,但是……
國家透過這筆貸款解決了幾萬人的就業,從上到下數十家工廠企業的運轉。
這筆錢名義上是借給外國了,可是細想之下,外國人可能連碰都沒碰著,就都轉回自己人手裡了。
你說這個“援助”……
是好是壞?
……
同樣的道理,在大宋,你來朝貢,我照單全收,不過回賜要變一變,直接給錢太俗,沒意思……我幫你富起來。
當然,是富當權者,還是富百姓,那我管不著。反正我做好事幫你富起來的同時,讓我自己更有活力,更有錢!
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