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幾日,司馬光居然就在皇陵邊的一個小鎮上發現了十幾個無名無姓,也說不清來路的幼童。
這些都是搗子從外地拐騙販賣過來的,專賣給毛紡作坊務工之用。
這些孩子可是沒有工錢,作坊主只管飯,還不一定吃飽,且沒日沒夜的盯著紡車,慘淡至極。
這可只是一個不到萬人的小鎮啊,就被司馬光發現了十多個……
而且,這十幾個還是擺在明面兒上,一眼就能看穿的,那些被恐嚇不敢說出來的,或者司馬光沒看到的,還不知道有多少呢!
而在整個長江以北,廣闊的大宋疆域之上,像這樣的紡織小鎮眾若繁星,司馬光都不敢往下想,那得有多少孩童被拐賣?
長此下去,還了得?!
……
這還只是所謂童工的問題,另一方面,成人傭工也如唐奕所料,存在著諸多弊端。而其中最嚴重的,就是勞作時間。
每月三貫多錢的傭資確實不少,可是,這份錢也不是那麼好拿的。
一來是,作坊主有諸多條陳剋扣傭資,有些甚至荒唐的理由都被他們搬了出來。
比如說,為了讓傭工多幹活,坊主規定傭工們每半日只許去一次茅房,超過要扣錢;而每日勞作都有定額,達不到也要扣錢。
甚至因為沒有管束,勞作的時間也是由作坊主隨意規定的。
司馬光在一家作坊裡居然發現,這裡的傭工每日最少也要幹八個時辰的活計,忙的時候甚至是九個時辰。
傭工們為了賺那三貫多的傭資只得忍氣吞聲,任由坊主盤剝。
總之,都不用去別處,單單這一個小鎮的傭工之務,一個字便可形容——
亂!!
如唐奕所料,現在各個作坊為了搶奪勞力所以傭資高。可是,高傭資帶來的成本增加,使得作坊主只能在別處找補回來。
若不加以規制,將來必成大患。
回來之後,司馬光根本就不用唐奕囑咐,與刑部,還有昭文館的官員已經動了起來。
結合大宋律例、財稅情況,還有民生國情,亦針對發現的問題,準備制定出一套新的傭工法規。
當然,這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出結果的事情,別說八月十五先帝入陵之前,就算是回京之後,也要經歷相當長的論證和探討才可頒行全宋。
……
……
八月十五當日,趙禎靈駕吉日吉時,入土為安。
大宋君臣於永昭陵前,送先帝最後一程。
唐奕、趙曙、趙宗麒,三人一同落下帝陵封門,又親手將第一塊填路石推入墓道,宣告著為期七個月之久的大喪終於告一段落。
當然,也只是告一段落,遠沒有完事,之後還要為趙禎立廟等諸多禮節,但已不似之前這般繁冗了。
……
唐奕望著永昭陵之前的那塊新碑,心裡也說不上是個什麼滋味。
從十七年前開始,如果範仲淹是唐奕的柺棍兒,扶著他往前走,那趙禎……
則是唐奕的天!
偶有風雨,卻為他擋住了一切!
與其說唐奕天縱英才,改變了大宋,不如說趙禎慧眼識人,相中了唐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