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外,楊懷玉已經等在那裡。
見唐奕大小食盒、香燭齊備,楊懷玉揚了揚手裡的一份供品。
“多了……”
唐奕無所謂道:“香燭用你的,酒食用我的。都盡一份心吧!”
楊懷玉一想也對,多了總比少了強,於是,四人結伴,尋著祠堂而去。
唐奕欲言又止。其實,他是想說,把潘越也帶上吧!但終還是沒開口。
楊無敵祠位於北古口的北山之上,不用找,只要沿著山路一路走下去就到了。
四人走到山角,就感覺身後有人跑了過來,回身一看,卻是潘越。
“我……”潘越今天也失了平常直來直去的性子。
“我能去嗎?”
唐奕沒說話,看向楊懷玉。
楊懷玉怔了一下,心亂如麻。最後還是嘆道:“跟著來吧……”說完,率先轉身上山。
唐奕抿然一笑,攬過潘越的肩膀,大步向前。
楊懷玉雖然面色不好,但他能對潘家的人做到這一步,已經很不容易了。
五人一路登高,於北山之上終見一青磚疊砌的院落。
讓唐奕等人頗為意外的是,這青磚祠堂雖已經建了幾十年的光景,卻全無破敗之象,青磚對縫,朱門新亮。
門額之上有金匾題字——楊無敵祠。
七十年前,楊業於雁門關外,以幾千步將大破遼朝十萬大軍,不但襲殺遼軍元帥蕭咄李,更是生擒了馬步都指揮使李重海,創造了一個至今無法超越的神話。
遼人因而稱這位無敵將軍為——楊無敵!
不得不說,契丹人的豁達、直爽值得贊譽。他們敬畏強者,崇拜英雄。甚至不管那個強者或英雄是戰友,還是敵人。
楊業雖戰死異國,但卻得到了比故國更多的尊重。不但得號無敵,而且作古幾十年,威名依然被遼人所銘記。
進到院內,只見方院正中,一口半人多高香鼎猶在飄著渺渺青煙。顯然是平時就香火不斷,院中雖然沒有人,但卻沒有一絲雜亂。
走到正殿之前,就見漆門兩邊掛著一副對聯,上聯是:“楊老令公做事忠實不二”,下聯是:“專祠一座表揚英勇無雙”。
唐奕左右看過,不禁調笑道:“就遼聖宗這水平,還不如觀瀾民學裡的蒙童。”
而楊懷玉卻一點也笑不出來……
大宋的將軍,卻要敵國的皇帝來書寫輓聯……
何其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