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難!
當然是先有人,而後才有學問。不然,孔聖人是從哪來的?
尹洙不答,是因為他摸不準唐奕為何會問這個問題。
正如唐奕所說,佛道主張先靈而物,儒家則堅信先有人,而後有治人之學。
“看來,先生也是認為先有人,而後才有了人的精神和信仰。”
“當是如此!”尹洙篤定道。
唐奕道:“那學生還想再問。”
“還問?”尹洙現在真有點怕這小子再問出什麼讓人吃驚的問題。
“請問先生,既然先有人,那到底是人本身重要,還是治人之學更為重要?”
“人重要!”這次尹洙回答的倒也幹脆,儒家也不能否認“萬物人為本”的道理。
唐奕點了點頭,“現在小子可以回答,為何對儒學興趣缺缺了。”
尹洙眉頭深鎖,他被唐奕繞得有點不明所以,“人為本不假,但這與儒道並無沖突吧?”
“確實沒有沖突,而且,小子也不否認,儒學是一門治世之學。”
“但是,小子認為,儒學有些以偏概全,本末倒置了。”
“何意??”尹洙似是被唐奕這句話打醒了,卻又不知道因何有這種感覺,雙眼泛光地看著唐奕。
“儒學是治世之學,是華夏子孫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但是,盡管如此,它也只是一門哲學、一種精神罷了。天下之大,萬物窮奇,指望著一門哲學,就把人活於世的所有問題都解釋了,可能嗎?”
尹洙呆呆地看著唐奕,不知道如何做答。
唐奕也沒指望尹洙回答,繼續道:“這世間,有太多的事、太多的疑問是孔孟之學解釋不了的。”
“太陽為何東升西末?”
“月亮為何時盈時缺?”
“人的生老病死又做何解?”
“大宋頑疾,始於朝堂,又為何是滿朝的孔聖門生所解決不了的呢?”
“天下的讀書人尊孔重儒,卻忘記了,除了孔孟之學,還有無數個有待我們探究的學問無人問津。”
“儒學可治世,卻不能推動這個世界向更高的層次發展。大宋的未來,也非朝堂之爭就可去疾避兇的。先生覺得,朝堂上多我一個,少我一個,有什麼分別嗎?”
……
妖孽!這簡直就是一個妖孽!!
尹洙呆愣愣地看著唐奕,亦如那日在唐記之中的範仲淹一樣,被唐奕一翻狂轟濫炸,說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