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死光了不說,家産也被這具身體的敗家爹禍害光了。自己更是在家敗和喪父的恐懼中一病不起,這才讓千年後的唐奕鑽了空子。
唐家原本是鄧州大戶,傳到唐大郎之父唐冠宇這一代,更是家財萬貫,田産頗豐。盛極之時,唐宅光使喚傭人就有十幾二十個,一時風光無二。
和很多俗套的故事一樣,唐家富貴,但總少不了一個敗家子來給主角增加難度。
這位唐冠宇大官人就不是什麼好鳥,吃喝嫖賭樣樣精通。沒幾年就被酒色掏空了身子不說,還把唐家偌大的家業敗個精光。唐妻見家道日漸衰落,苦勸無果,鬱郁而終。
最後,唐大官人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在粉頭小姐的肚皮上得了天道,一命嗚呼了。
唐大官人最後的時光只能靠變賣祖業為繼,家裡使喚傭人的傭資是一拖再拖。他一死,幾十個長工使女眼見拖欠的傭資是要不回來了,情急之下,來了個捲包膾,把唐家幾近搬空,哪裡還顧得上唐家那個未成年的小少爺。
到最後,搬無可搬,就連廚房做飯的大鍋都讓人抬走了。
但,凡事都有個例外。
在忙著搬空唐宅的一眾家僕之中,唯獨一對老夫婦未動,就是馬老三一家。
按說,最恨唐冠宇的就應該是馬老三了。
馬老三育有一子,二十有三,早就到了成家立業的年紀。但是,宋人娶妻三媒六聘,可要不小的一筆銀錢。
馬老三一家窮得叮當響,本想著一家三口在唐府做工,攢下些銀錢好做迎娶之用。哪成想,在唐家幹了四五年,一個大子兒都沒拿到,唐大官人就死翹翹了。
馬老三也不是沒有想過和別的傭工一樣,搬些唐家財物變賣,好為兒子娶上一門親。但看到唐奕還是幼年蒙童,又一病不起,馬老三實在下不去這個手。
忠厚老實的馬老三一咬牙,不但沒有落井下石,還擔負起了撫養唐奕的責任。
馬家父子在街面找些為商戶搬運的活計勉強為繼,馬嬸也接些幫人漿洗之活貼補家用。
來到大宋的唐奕,不但錦衣玉食沒有,美婢嬌妾欠奉,放眼望去,除了空空如也的唐宅,就剩了馬老三帶著妻兒傻呼呼的沒跑。
唐奕顧不上思念千年後的父母親人,更顧不上埋怨,他首先要解決的問題,竟是如何填飽肚子……
經過一段時間對大宋朝的瞭解,唐奕發現,他雖貴為高科技人才,但是在千年前的大宋,前世所學根本沒什麼用。
誰能告訴他,一個“高分子化學”碩士生在大宋怎麼玩得轉?
化學興宋嗎?可以。但是,現在他連吃飯都是問題,還興個屁的宋。
無奈之下,唐奕只得從最基層做起,把目光轉向了餐飲業。
大宋的餐飲業十分發達,在這個中餐體系初步成形的時代,後世的一些菜品十分適合宋人的口味。
此時的大宋植物油還只用來點燈,炒菜還被京城裡的大酒樓當做獨門秘技藏著掖著,唐奕就算賣生煎包,也能掙個盆滿缽滿吧。
於是,唐奕一咬牙,把死鬼老爹唯一留下的宅子也給賣了,毅然在西市街面上盤下了一間鋪面,開起了“唐記食鋪”。
而唐記食鋪賣的,就是生煎包。
呵呵……堂堂穿越眾,夢回千年,卻賣起了包子,也是沒誰了。
……
至於吉他,純粹是把唐奕憋得沒法兒的産物。
宋朝雖然是繁華至極,但對於一個現代人來說,還是太過單調。況且,大宋朝那些“找樂子”的地方,他一個十四歲的孩牙子也去不了啊。他總不能十四歲就步了那個便宜爹的後塵,流連煙花柳巷吧?
實在無聊,唐奕就想把後世他唯一的愛好——吉他鼓搗出來。
雖然他只會彈,不會做,但是玩了那麼長時間,他對這種樂器的瞭解還是很深的。沒做過不要緊,慢慢摸索著來吧,反正他現在最不缺的就是時間,總有一天會做出來的。
到時候,唐奕就抱著吉他,給古人們吼一首《多麼痛的領悟》。讓他們也知道知道,老子在千年之後過得好好的,卻被扔到了北宋,這是多麼痛的領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