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
隨著聚將鼓響起,還沒過一會兒功夫,就有數員大將紛紛往太守府而來。
其中有一人,正是直北銀槍大帥澹臺譽,而在他後面之人,正是他的弟子李存孝,同時也是李克用的兒子。
除了他們師徒二人外,還有公孫陽、李成梁、王華、王頜、羅弘信、斛律光、呂布、呂超、徐克、彭玉德、朱懷彪等一干重要將領也紛紛趕來。
“將軍,不知發生了何事,怎麼突然打鼓聚將了?”作為軍師的徐謂開口詢問道。
提起徐謂這個人,人們腦海中的第一印象,便是他有著文學家的身份,頂多再多加一個藝術家的身份。
這話其實並沒有錯,作為一位藝術奇才,徐謂的詩、文、書、畫卓然自成一家。
甚至,就連他評價自己的藝術成就,都直接說:“吾書第一,詩二,文三,畫四。”
不過,徐謂在藝術領域,雖然能夠獨領風騷,但在生活中卻是命運多舛,人亡家破,功名不第,到了三十多歲年紀,依然沒有成為舉人。
不過,上天待他也不博,終究是給了他機會,隨著倭寇進犯浙閩沿海,紹興府成為烽火之地,而平時好閱兵法的徐渭,終於有了發揮自己能力的時候。
他先後參加了柯亭、皋埠、龕山等地的戰役,並出謀劃策,初步顯示了軍事才能,引起了浙江巡撫胡宗憲的注意,後充當胡宗憲的幕僚。
而且,徐謂在入幕之初,便為胡宗憲創作了《進白鹿表》,受到明世宗朱厚熜的賞識。
自此,胡宗憲對他更為倚重。
徐渭雖然不滿於胡宗憲,傍依權臣嚴嵩,但欽佩胡宗憲的抗倭膽略,感念他對自己的信任。
經過一番猶豫,徐渭還是進入了總督衙署,此後,徐渭隨總督府移駐寧波、杭州、嚴州、崇安等一些地區。
他“知兵,且好奇計”,為胡宗憲謀劃,助其擒獲倭寇首領徐海、招撫海盜汪直,立下了不少功勞。
明神宗時期,徐謂經戚繼光介紹,至遼東尋李成梁,教授其子李如松兵法,並結識蒙古首領俺答的夫人三娘子。
恐怕也是這個原因,徐謂才會被植入為李如松師父,而且,他還有一個不得了的身份,那就是徐家家主徐驍的親弟弟。
在原史上,徐渭因為生性本就有些偏激,不知得罪了多少人,而現在,因為這個身份,他未來的發展之路,恐怕也會隨之減少很多的阻礙。
“自是這樣…”
王崇簡要說了一下東方楚歌帶來的情報。
當眾人得知眼前之人,竟然就是來自東方家族的天人強者後,頓時不由得將其打量了一番。
而李存孝更是戰意昂然。
雖然他也知道,自己可能不是眼前之人的對手,但還是想要與其打上一打。
“大帥,若是真如東方先生所言,那無慮城可就危險了,而一旦無慮城丟失,鎮遠關也就暴露在異族的面前,此事不可不防啊。”這時,漢將朱懷彪拱手說道。
朱懷彪,姓朱名華字懷彪,乃是大漢名將朱儁的族子,在洛陽之時與王羽相識,並在交往中產生了友誼。
也正因如此,朱懷彪在太學學有所成後,並沒有選擇投奔族伯朱儁,而是接受了王羽的邀請,不遠千里來到遼東。
朱懷彪也是有著名將之資,而且他還不只是一員名將,更是一位六邊形戰士,不僅統帥屬性非常優越,就連他的政治、智力屬性,也是相繼達到90+。
雖然並沒有達到白銀,但在青銅級別中也是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