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劉徹手下人馬,只剩下一萬八千多人。
可以說,盧植麾下各路人馬加在一起,也只有十五萬多大軍,就算有著虎牢關這一天險,在與黃巾軍兵力相差懸殊的前提下,也是很難抵擋補給充足,且沒有後顧之憂的黃巾軍。
所以,洛陽朝廷當即做出以下決定。
第一,讓朱儁從豫州往南陽方向撤退,最後佔領魯陽,作為洛陽的門戶,如果虎牢關這裡,出現情況的話,朱儁隨時可以從魯陽這裡出兵。
而且,他駐紮在這裡,還能和苑城的褚貢等人相呼應,相信王羽手下的人,看在王羽的份上,一定會積極與朱儁聯合。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至於他們怎麼到達魯陽,就不是劉宏操心的,這是朱儁這個主將需要考慮的事情。
第二,就是表彰袁術這段時間的功勞,並命令他為朝廷的典義中郎將,統領本部人馬防守汝南,也不能讓黃巾軍把這裡佔領!
劉宏的軍事能力,雖然基本上為零,但是他的身邊,也有出謀劃策的人,自然能夠根據眼下豫州的情況,給出最合理的安排。
而這個人就是楊堅!
之所以給袁術,典義中郎將這個職位,也是為了讓他,能夠更好地行使軍權,這在與黃巾軍的戰鬥中,是絕對不可忽視的!
至於沒有給他汝南太守,自然是為了戰後考慮。
以楊堅的政治屬性,自然可以看出劉宏冊封王羽為舞陽候,背後蘊含的意義,不就是想讓他們兩家彼此牽制嘛。
如果現在就冊封袁術,為汝南太守的話,那麼等將來消滅黃巾軍後,該如何封賞袁術,總不能把豫州刺史這一職位給他吧!
到時候,劉宏的計劃,豈不徹底破產了。
也正是因為,楊堅這位五官中郎將,獻出這樣的計策後,瞬間得到劉宏的看重,或許,這是一個分化關西世家的重要人物!
至此,楊堅也開始進入劉宏的視線內!
第三,就是令十常侍張讓,快馬加鞭前往太原郡,在宣佈皇帝對於王騰父子的封賞後,讓他們快快穩定現在幷州的局勢。
同時,並派出麾下的一員得力干將,率領一支軍隊,直接南下洛陽。
楊堅這麼做,自然是抱著和關東世家一樣的想法,間接削弱王家的力量,使得接下來河套之戰,變得更加艱難。
這一次,黃巾軍在兗州,聚集百萬大軍,王羽再也沒有了理由能夠拒絕劉宏的命令,不然的話,他就是違命抗旨。
有了幷州軍加入,對付黃巾就會變得容易一些。
參考代郡之戰,東萊之戰就能夠看出。
第四,除了幷州外,還要徵召已經進入冀州的執金吾張懿,涿郡太守張訊,涼州刺史董卓,幽州刺史劉虞,遼東統軍司馬公孫瓚,廬江太守陸康,揚州刺史錢道緝,遼東太守王崇,東萊太守秦瓊領軍支援。
楊堅的想法非常簡單,就是削弱王羽的力量,如今,幽州和青州的黃巾,大部分力量已經被張梁和黃巢節制。
而剩下的人馬,則是處於一個防守的階段,按照這持續一個月的戰鬥來看,無論是東萊秦瓊,還是幽州劉虞聯軍,都無法真正將各自轄區的黃巾消滅。
與其在這裡浪費時間,還不如帶領各自精銳,南下洛陽支援虎牢關,以及其他八關。
楊堅給出這樣做建議,自然是有著自己的私心,而且還是很大的私心。
無論是涿郡太守張訊,亦或是東萊太守秦瓊,都是王羽手下安置的人,只要把他們調到洛陽,就能依靠黃巾軍削弱他們。
聽到楊堅的四條建議後,劉宏這才正視眼前之人。
楊堅,弘農楊氏嫡系子弟,曾經的帝師楊賜堂侄,已經三十出頭的他,到現在還是一個五官中郎將而已。
如今的劉宏,手下根本就沒有多少心腹之人,像楊堅這種出身世家,但又不是那麼擁有很高地位和名氣的人,正好容易被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