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嚇了陳虎一大跳。
相比起原來的雪橋,袒露出來的那個木橋就像幾根竹簽細小。
然後這還沒完,木橋緊接著竟然也咔吱一聲,斷成兩塊掉進了河裡。
這是被雪水日夜腐蝕所導致的。
直播間裡沒人再敢質疑陳虎了,往前再走了一會兒,陳虎用同樣的方法試探另外一座橋。
果然在石頭的沖擊下,雪橋毫無動靜。
“我知道你們想問啥,這都是觀察出來的。一般平直的橋比較纖細,而且承載力沒那麼強。這裡的土著人民鑄造平直的橋,肯定會選擇最簡單的材料――高大的樹木。”
“而這種拱形橋,先不說它承載力就比較強,而且修建它是不可能使用木頭的,只能用石塊或者水泥。當然這只能保證橋不會塌,至於上面的雪會不會崩。那就得看水流走向了。”
“如果,橋與水流障礙成直角,那這便是一座堅實的雪橋。”
陳虎大搖大擺的從雪橋上走了過去,除了有點滑,沒有其他的弊處。
青藏高原的大部分河都是高山雪水融化來的,陳虎搖了搖,還剩下半壺子的水,還是決定,下去把它裝滿了。
河裡還有魚,或許是水流並不湍急的原因,魚兒經常會逗留。
遇到食物,陳虎一般都不會放過,哪怕是身上的幹糧仍然足夠。
最好的撲魚工具是陳虎的銀槍。再加上鷹眼的輔助,簡直是一紮一個準。
一條大魚起碼有十餘斤重,至少夠他吃兩天,他也沒再濫殺無辜,紮到了一條便爬了上去就地生火,烤魚。
生活在雪水河中的魚肉質比起平常的淡水魚要鮮嫩很多,最重要的是它們的腥味很淡。
是製作生魚片最好的材料。
就像日本島國,便是一個盛産雪山水的地方,他們最喜歡生吃的一種魚,就是生活在雪山水中的牡丹魚。
這種牡丹魚經過高明的廚師切割成肉片後,每一塊,都像一片牡丹花瓣。
既美麗又可口。
打火時輕輕一敲便敲出火來了,但這附近收集起來的木頭都有一點兒潮濕,點了很久才生起了冒著黑煙的小火。
14用來烤,14做成生魚片,剩下的一半被陳虎打包了,留著下一餐吃。
條件有限,陳虎當然不會無聊的調味品都帶出來,不過外焦裡嫩的魚排完全不需要其他配件。
陳虎被魚排燙到哇哇叫,連忙吃了一口入口即溶的生魚片,瞬間緩和過來的神情,就像進行了最美妙的事。
享受完之後,陳虎把火滅了,便繼續踏上行陳。
過了橋,便是山群,不過這裡的樹木都比較稀疏。
爬山是一件體力活,但是他寧願爬山,也不會選擇走山與山之間的峽谷,溝谷等低窪地。
因為一旦發生了山洪和塌方,就算陳虎是飛人,也沒有那麼快的速度逃避。
這座山並不是很高,煩的是爬過這一座山,還有下一座山。
這一路走過去,基本是在山與山之間翻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