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苗苗點了點頭,一臉狂熱的說道。
“雖然還沒有肯定母鎖的下落,但是這些資料中,已經指出了一個方向了。”
說著,她在平板電腦上劃了一下,找出了一個文件。
“就是這個。”
她開啟文件說道。
聽她這麼說,我也有點好奇了。
如果真能找到母鎖,那可是個大收穫啊。
我不像孫苗苗,時刻想著去破解子母同命鎖的奧秘。
畢竟,咱不是搞技術的。
對我而言,不管是陰物還是子母同命鎖這樣的異物,都只是器物罷了。
如果能用,那就要儘可能的發掘出它們的潛在價值。
如果有巨大的潛在隱患,那就必須要將其毀掉。
毫無疑問,子母同命鎖就屬於後者。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我翻看著面前的文件,這是一份自述體文件。
文件中的“我”,是一個老兵,叫張海平。
他在北伐期間參軍,供職於孫殿英屬下,不怎麼得寵,屬於是那種哪裡需要就去哪裡,到最後又撈不到軍功的。
東陵盜墓案發生的時候,他奉命率兵先行進入馬蘭峪,作為剿匪的尖刀團。
平定了匪『亂』之後,孫殿英率大軍開入馬蘭峪,開始了盜墓行動。
那時候,他又被抽中在前面探路。
東陵那是什麼地方?
皇陵!
那地方,能是和平地方嗎?
雖然孫殿英找到了修建東陵的一些工人,以及被秘藏起來的圖紙,但是相對於整個東陵而言,這些準備工作聊勝於無。
皇陵在修建的時候,皇室就已經開始思考防盜工作了。
這防盜工作,防的可不僅僅是盜墓賊,還有修建皇陵的人。
畢竟,他們才是最瞭解墓『穴』環境和各種機關的人。如果他們監守自盜,留下一個暗門什麼的,那還得了?
所以,他們大多都只負責某一處的修建。
也正是因此,雖然孫殿英找到了一部分的圖紙,卻還是奈何不了東陵中那各種各樣的機關。
在這樣的前提下,文中的這位和他手下的人就派上用場了。
開啟了主通道之後,他們就被送到了墓道中,前去偵查情況。
說的簡單明瞭一些,就是去前面踩雷的。
如果他們沒死,說明那裡沒有機關。
如果死了,就換下一個繼續上。
墓道才走了幾十米遠,張海平的兵就死了五分之一。
喜歡陰商請大家收藏:()陰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