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偉拍了下手,十分興奮的說道。
“兄弟,有眼光啊!”
還真被我猜對了……
乾隆皇帝,是清朝第六個皇帝。
不提他在治國方面的成就,單說他的愛好。
眾所周知,乾隆皇帝有兩大愛好。
作詩和蓋章。
先說作詩,乾隆皇帝一生作詩四萬首,平均一到兩天就會作詩一首。
這數量,可謂是冠絕全球,輕鬆拿下世界紀錄。
要知道,我們小時候常背的書,叫唐詩……三百首。
什麼?你問乾隆作詩這麼多,你一首都沒聽過?
那是因為……乾隆的才華,實在是不敢恭維。
為了不毀大家的眼睛,我就不舉例了。
再說乾隆皇帝的另外一個愛好——蓋章。
古代文人,都有收藏字畫的愛好風雅。
許多收藏家,也會在書畫上蓋上刻有自己名字的印章,表示自己收藏過。
這種印章,一般都印在卷空白的末端,以免破壞書畫的美觀,而且只印一個章。
然而……乾隆皇帝就不這樣。
他有一個習慣,那就是看一次,蓋一次章,和現代的“已閱”有異曲同工之妙。
乾隆的印章有1000多個,每次觀閱字畫後,心情大好,拿起一個印章就是蓋蓋蓋,戳戳戳!
乾隆這種“農家樂”審美,導致許多名貴字畫,變得像是拔過火罐。
我舉幾個例子,大家就能明白乾隆皇帝有多麼喪心病狂了。
王獻之的《中秋貼》,總共三十多個字,被乾隆皇帝蓋了八十多個章,但凡是空白的地方,都有章印……
李白的《上陽臺帖》,詩仙李白唯一的傳世作品,也是幾十個章印,作品的仙氣『蕩』然無存。
更可恨的是,乾隆皇帝不僅會蓋章,還會寫觀後感……
直接寫在原作上面!
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不僅被乾隆皇帝密密麻麻的蓋了幾十個章,還在帖的正中央寫了一個大大的“神”字。
搞笑的是,“神”字上也蓋了一個大章,大概是乾隆皇帝覺得自己寫的字也很棒,蓋個章誇獎誇獎自己。
趙孟的《人騎圖》,人家畫的本來是簡約風,大量留白,誰知這些留白處,給了乾隆發揮的地方。
除了印章,乾隆在畫的空白處寫下三處觀後感……
最牛『逼』的還當屬後世比較熟知的《富春山居圖》,乾隆可能是太喜歡這幅畫了,蓋章不夠、題字不夠,觀後管不夠,乾隆還要在上面寫詩作詞。
可《富春山居圖》不像《人騎圖》,圖中沒有留白,乾隆大概是找不到地方下筆,乾脆把詩句寫在畫中顏『色』較淺的地方……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乾隆收藏的這幅《富春山居圖》是贗品,作者黃公望要是知道此事,估計會長舒一口氣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