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泉聽聞封門村的事蹟後,約了幾名驢友一同前去探險。
當時封門村中最為有名的,是全村唯一一間南北朝向的屋子門口擺著一把太師椅11年已毀),傳聞坐過這把太師椅的人,最後都死於意外。
來到封門村,尚泉一行人果真找到了傳聞中的太師椅,朋友們害怕傳聞都離的遠遠的,唯獨尚泉膽大坐了上去。
當天晚上,忽降大雨,一群人出不了村,只好在村中安營紮寨,找了間不漏水的房子避雨。
誰知隊裡清點人數的時候才發現,尚泉不見了。
驢友們冒雨找了一夜,把封門村內外翻了個遍,未能找到尚泉的蹤影。
直到第二天天亮,才在封門村的村口找到已經死亡的尚泉。
尚泉趴在村口的爛泥中,手中緊緊攥著一個指南針。
更可怕的是,驢友們發現村中各條道路上,都留有尚泉的腳印。
他們推測,昨夜尚泉在村裡『迷』了路,在村中轉了一整夜也沒能找到離開的路。
可昨夜驢友們也在村中找了一夜……不大的一個村莊,怎會碰不到尚泉呢?
驢友們害怕了,急忙帶著尚泉的屍體離開了封門村。
那一夜尚泉發生了什麼事,已經不得而知,但他死後,一魂一魄留在了指南針中,將指南針變成了陰物“尋鬼儀”。
尋鬼儀只有一個功能——找鬼。
聽完尋鬼儀來歷的解釋,黎光興趣更濃了。
“封門村這麼詭異,以後有機會,我們一起去見識見識。”
這本是黎光的玩笑話,誰知日後一語成箴,我和他真的去了封門村,還險些死在裡面,這個故事,日後在講。
使用尋鬼儀,是有限制的。
首先,得夜間使用,夜越深越好。
黎光問道:“是因為鬼怕光,白天不出來嗎?”
“當然不是。”
我笑著跟黎光解釋。
“人們常說老鼠怕貓鬼怕光,其實是不對的,鬼並不怕光。”
黎光瞪大了眼睛。
“鬼不怕光的說法,我還真是頭一次聽說。”
準確來說,鬼也有怕光的,也有不怕的,它們真正害怕的,是雞鳴。
古籍《金樓子》中有詳細記載。
“東南有桃都山,山上有樹,樹上有雞。日初出,照此桃,天雞即鳴,天下之雞感之而鳴。樹下有兩鬼,對持葦索,取不祥之鬼食之。”
翻譯成白話文,在東南方的海上有鬼門關,上有天雞,這隻雞隻要叫了,天下的雞都會叫,若是雞鳴時在人間作惡的鬼被天雞發現,就會被鎮守鬼門關的惡鬼抓去吃掉。
對於鬼來說,雞鳴是一種“刑”,就像小偷聽到警車鳴笛一樣。
我們陰行中人都知道,若是有事求鬼,一定要避開天亮雞鳴的時候。
若是有哪個“高人”說鬼怕光,定是什麼都不懂、招搖撞騙之輩。
我之所以不著急去尋鬼,是在等天地之間的陽氣散去。
按照道家的理論,世間陰陽調和,白天陽光普照天地間陽氣重,鬼屬陰,雖不怕陽光但能避則避。
夜間沒了太陽,陽氣散去,天地間陰氣更重,鬼的活動會更頻繁些。
聊了一會兒,我低頭一看錶,已經是夜間十點了。
“走,我們找鬼去!”
喜歡陰商請大家收藏:()陰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