獄卒這才大驚。
田豐便是笑道:“我早已料到此結果了!”
獄卒嘆氣著說:“沒想到援將軍竟如此心胸狹隘!”
田豐嘆道:“大丈夫生於天地之間,竟然不能識人,當真是無智,今日受死又有何可惜呢?”
他話說畢,便是自刎於獄中!
田豐已死,聞者皆不由得為之嘆息。
袁紹回了冀州,心煩意亂,不理政事,而其妻,劉氏,想勸其立繼任之後。
袁紹,生有三子,長子袁譚字顯思,出守於青州。
次子袁熙,字顯奕,出守於幽州。
三子袁尚,字顯甫,還是袁紹後納之妻,劉氏所生,容貌俊美,袁紹甚愛之,因此將其帶在身邊。
但官渡兵敗之後,劉氏便是想力勸,袁紹立尚為後嗣。
袁紹本就乃好謀,無斷之人,一時間更是毫無辦法,隨即便是招來,審配,逢紀,辛明,郭圖四人商議。
原來,審配,逢紀二人,向來是,輔佐袁尚。
辛明和郭圖,二人則是輔佐袁譚。
四人各為其主,當下袁紹便是對四人說:“如今外患未安息,但是,內事不可不早定,吾將選出一名繼任者長子袁譚為人好殺,次子袁熙,為人過於柔弱,難成大事,三子袁尚有英雄之表,禮賢下士,我欲立他為繼任者!”
聽聞此話,幾人便是思索幾分。
郭圖此時便是說:“三位公子之中袁譚為長子,又在外防備曹操,廢長立幼,此乃開亂之事,如今我等大軍已經敗了敵軍壓境而來,如果此時再是父子兄弟相爭,豈不是自找亂也?現如今應當先理會距敵之策,繼任者之事,還是先等擊敗了來敵再說!”
袁紹聽聞此話,也是深覺有道理,便是遣散幾人,心中猶豫魏國。
而又聽聞,袁熙引了六萬兵馬從幽州而來,袁譚引兵五萬,自青州而來。
袁紹的外甥高幹引兵五萬自幷州而來。
而且都是來為冀州助戰。
袁紹聽聞此訊息頓時大喜萬分,準備再度整備人馬,再戰曹操。
而曹操,此時則是引領大兵陳列於河旁。
曹操命人打探民情,更是,只說自己刁民罰罪乃仁義之師,便是盡收民心。
卻忽聽有人來報袁紹,聚集四州之兵,得二三十萬,來到倉亭下寨。
曹操聽聞此事,便是提兵前進。
而在次日兩軍終於相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