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樓倒塌事件,在順天府的處置之下,迅速平息。
不過,這個事件卻成了這次自助餐大戰的一個轉折點。
已經退出競爭的三家餐館,在三天以後,門前的停業和歇業牌子,換成了“出租出兌”。
這標誌著這他們已經承認在競爭中徹底失敗,退出了這個行業。
不過,因為這些店面比較大,原來的建築格局又是專門適應自助餐館,作為其他店鋪並不合適。
若是改作其他生意,還要做比較大的改動,花費不少,所以,雖然掛出了牌子,卻無人問津。
剩下的四海賓、狀元樓、達三江三家,雖然還在營業,但是處境愈加艱難。
此前生意就不好,這次免費大酬賓,更是使得他們的信譽受到了巨大損害。
太白樓關門大吉,最為高興的是六部衙門那些官吏衙役,他們再也不用自己花錢,輪流著去那裡吃質次價高的自助餐。
但是,自助餐本身是個好東西,人們仍然有這樣的需求。於是家樂福的老顧客紛紛回流,又帶來了這次被太白樓強行培養起來的新客戶。
家樂福成了太白樓倒塌事件中的另一個受益者。
太白樓事件,使得強拉人頭,攤派吃飯的問題公開化,成了官場和民間的笑話。
採用同樣方式的達三江,也不得不改弦易轍,停止了翰林院和國子監的強迫交易行為。
一切又回到了以前的原點,只是形勢比以前更加惡化。
三家自然不會坐以待斃,紛紛想辦法自救,意圖東山再起。
聲譽沒有了,客流日漸減少。三家不約而同採取了同樣的措施:降低運營成本。
首先減人。
不僅把後增加的夥計全都裁減,最初配置的廚子和夥計,也減去了一半。
其次就是減物。
先是餐廳照明和取暖的油、炭、柴減少,然後是菜餚上減少花『色』和品種。
然後是減餐,早餐已經全部取消,狀元樓甚至連午餐也取消,只保留晚餐。把主要精力迴歸到包辦酒席的主業上來。
原來在家樂福的耳目赫裕發,已經被五城兵馬司從通州抓回,被打了二十大板後,驅離京城。
現在直接從家樂福獲得情報,已經沒有可能。只能派夥計假扮食客,到家樂福檢視動向。
一邊是家樂福的蒸蒸日上,一邊是三家的苦苦支撐,時間就在這種局面下,進入了臘月。
要過年了,人們都在為過年做準備。
臨近過年,衙門裡的人忙了起來,到家樂福來的人,略有減少。
但是,鄉下人到城裡採購年貨的更多了,他們吃飯的首選地,就是家樂福。
因為在這裡吃飯,還能享受在大柵欄購貨的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