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朝廷增收了賦稅之後,以往熱鬧的鳳都城如今的局勢都有些低迷了,這個時候老百姓的日子也不好過。
今年的年份不好,越是往北的地方,天越是幹旱,一條村裡的人就靠著兩口井打水,井裡的水都快幹了。地裡的收成不好,老百姓的兜裡有幾個錢的還好,靠著那幾畝地吃飯的可就是要餓肚子了。偏偏在這個青黃不接的時候朝廷就收賦稅了,老百姓兜裡的幾個錢都被搜刮地幹幹淨淨,如今連米缸裡僅剩的一點米糧都沒了。
朝廷對各地的百姓是有管轄的,百姓不能隨意地遷移,除非有衙門的文書批準,朝廷在這方面是有嚴格的控制的,這文書並不是隨意地就能下。
百姓一旦成了逃民,一家人沒了土地不說,被朝廷抓住了,是要受流放之苦的,所以就是這北地的日子過地再難,百姓也要咬著牙過下去。
商人重稅,百姓增稅,老百姓是怨聲載道。
這個年頭,商人的生意也不好做了,百姓的手裡沒錢,誰來跟他們買東西?一旦貨物賣不出,他們就要虧本的,再這麼下去,他們連生意都沒地做了。
鎮門關在打仗,商隊也不敢往那邊過去了。
富貴之門依然富貴,貧賤之家連肚子都吃不飽,老百姓的日子是越來越難了。
城裡行乞的乞丐越來越多了。
“大老爺行行好吧,我家孫兒兩日沒吃東西了,大老爺您好心賞我孫兒一口吃的吧……”老漢拉著小孫兒,手裡端著一個破碗在街上乞討,一聲一聲地苦求。
瘦小的孩子害怕地跟在阿爺的身邊,眼睛怯怯地,還有些害怕。
“大老爺……”
在老百姓的眼裡,鳳都城裡富貴的大老爺多,他們來在鳳都城行乞就餓不著肚子,總有好人賞他們一口飯吃。只要是不遇上那跋扈的少爺,他們一日來城中多多少少少都能討幾個錢,這日子再不好也能過下去。
從樓裡出來的一位公子被老漢攔住,公子看了後面的奴兒一眼,小奴兒就識趣地從懷裡拿出幾個銅板,丟進老漢的破碗裡,發出清脆的聲響。
“謝謝大老爺,謝謝大老爺。”
“主子,小心點兒。”小奴兒扶著他的主子上馬車。
剛走進小院裡的方梓燁抬眼,看見天上飛遠的黑點,收回了視線,往裡面走進去,就見到站在院子裡的人。對於鳳淩霄出現在他這兒,他並不感到奇怪了。
舉步,走至那人的身邊站定,低頭喊了一聲“爺。”態度裡帶著疏離,做好他自己的本分經歷了許多事後,方梓燁的心裡也不再敢奢望什麼,從前該如何,現在就該如何。唯一不變的是,不管這人要他做什麼,他都不會拒絕,包括為他解決他的需求,他也沒有拒絕。
鳳淩霄聽到腳步聲,知道回來的人是誰,也沒有收起手中拿著的信。見到站在他身後低眉順眼的人,他的眼裡閃過一道情緒,很快地就過去了。
他表示過他的不悅,只是這人越是要堅持如此,他也無可奈何,不想因為這些小事鬧地兩人不愉快。
信是北邊送來的,兩指夾著,鳳淩霄遞給了身邊的人。
方梓燁接過,一目十行地掃過,就把裡面的內容都看完了,眉頭蹙了蹙,問道,“這事你打算如何?”
鳳淩霄冷著臉沒說話,但是看地出來他的不悅。
“讓我去一趟吧。”方梓燁說道。
“不用,我自有安排,你留在鳳都就好。”鳳淩霄一口就否決了這個提議。方梓燁的眼裡有些黯然,低聲說了一聲“是”,就沒有再多言了。
他跟著這人在鎮門關那麼多年,他對鎮門關那邊比這鳳都城都還要熟悉,這事讓他去是最好不過的。只是這人一直都把他扣在這鳳都城中,不準他離開,方梓燁能明白這人不讓他離開的原因,但是就是越是明白,他的心裡才越是抗拒如此。
方梓燁知道李老將軍之死是這人心頭最放不下的事,如今鳳淩睿還意圖把李家軍剩餘的老部下都收歸他所有,那是李家留給鳳淩霄最後的東西,是屬於鳳淩霄的,他不允許誰搶走了。如今這麼看來的話,鎮門關當時肯定是發生了一些事,至於這裡面到底是怎麼回事,他要親自過去探查一番才知道。
跟著回來鳳都的這兩年,他們都把大部分的重心放在了這邊,經營鳳都城中的事,才會疏於關注鎮門關外的事了。他們以為有李家軍在鎮門關必定是萬無一失,只是誰知李老將軍那裡出了事,才成了如今的局面。
如今鳳都城中局勢未明,他們扔了這一頭不管沒準最後是兩邊都得不償失。既然當初選擇了,他們就沒有後悔的機會,他們已經沒有退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