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他的日子過地不好,後面也算是苦盡甘來了。如今夫郎待他好,家裡的孩子多,他給夫郎生了一個小哥兒和一個小子,若是後面還幸運的話,他想再給夫郎多生兩個孩子,家裡孩子多才熱鬧。
“阿爹,我以後會好好地待晚風的,孩子們我也會照顧好他們,你放心吧。”曹向南跪下去磕了個結結實實的頭,喊上一聲阿爹。比起喊岳父,喊阿爹更顯得親近一些。
祈晚風回頭看向跟著他一起跪下的夫郎,兩個人相識一眼,眼裡都是他們彼此。
等祭完了祖先,他們就帶上了孫白蓮和他家的三個小子一起回去鎮上住了。
家裡夫郎不在家,孫白蓮一個哥兒帶著三個孩子也是不容易。知道阿爹出遠門去了,康康這個大小子是懂事多了,會幫著阿姆照顧弟弟們,景寶還是一個孩子還不懂事,三小子就更別說了,還在襁褓裡就什麼都更不懂了。
孫阿姆去了他三哥兒那裡沒見著曹剛,問起了他三哥兒家夫郎去哪裡了,孫白蓮知道瞞不住了才跟阿姆坦白。
孫阿姆對曹剛的做法不贊同,嘴上責備了兩句,心裡到底也是心疼自家的哥兒,過了清明後就捲了包袱跟著自家哥兒一塊到鎮上去了,想著能幫幫自家哥兒帶帶孩子做做事,家裡那頭就扔給當家的去看了。
“欸,就這麼地去了啊?”怎麼也帶上他一塊去啊!站在後頭的孫阿爹見著馬車走了,媳婦兒也去了三哥兒家了,是唉聲嘆氣啊。
知道孫白蓮家裡的情況,曹向南和祈晚風都會幫著點他們家裡頭一些。
村裡的村長如今是由曹貴當,曹貴這個村長也是個知道自己能力的,有的事他拿不了主意就跟大夥兒商量。曹剛這麼一走,村子裡還往常還是那樣,該幹的事新村長就帶著大夥兒幹。
趁了有空曹向南也過去裡正那裡坐一坐,他跟裡正坐下來談了談,村子裡的圍牆要趕緊建起來,今年的雨水不多就怕這天幹旱,地裡的莊稼沒地收,到時候還不知道要餓死多少人。
一些事情他們的心裡都有數,他這麼一說裡正也明白,畢竟裡正年長了這麼多歲,他看的問題更長遠一些。後面裡正找了大家一起商量,村裡每家都輪著出人去建村子外圍的圍牆。
第一道防禦能建起來,多少都能起到一點作用。
在村子裡安全防禦措施上,曹向南另外還給了裡正建議,讓曹家村裡的人在村子裡也開始挖地道。這樣萬一哪一天有個什麼事,他們也好有個躲避的地方,跑去山上不安全不說,若是突然發生了什麼事也來不及跑去山上,家裡有個躲避的地方才是最好的。
萬一哪一天天下真的亂了,他們不能當救世主去救別人,那起碼也能先自救不是?
考慮到如今的這個形勢,能買到更多的糧食就最好的了,若是買不到的話他們就只能是自己種。曹向南給南陽那邊去了信,跟方掌櫃說了朝廷打仗的事,還有分析瞭如今的局勢,他們最好是能多屯點糧食,以備不時之需。
糧食的事不用曹向南提醒,主子那邊來了信,方掌櫃早就派人去辦了。
兩邊的人都會書信往來,曹向南身在汾水也知道外面的事。他雖沒有親自上戰場去打仗,不過他在這後方也能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既然決定了出一份力,他就開始著手去做。
汾水鎮這裡靠山靠水,有山有水,若是資源利用地當,這裡應當能發展地更好一些。
考慮到朝廷和茲奴打仗的事,這仗打個三五個月就完了還好,若是一時半會打不完的話,那後面是需要人也需要糧食,打仗講的就是人力和物力。
想到糧食的事,除了讓方掌櫃那邊去買糧和種糧之外,曹向南這裡就帶了人在汾水鎮這裡開地種糧,什麼東西收成地快,他就讓人往地裡種什麼,等到時候收了加工存放,以及更易於存放。
人還是要先未雨綢繆,不然真的到了那一天就什麼都來不及了。
他們這裡靠山,山裡不少的山貨,他請了老獵戶帶隊進山去採山貨,山貨按照每人採的量來算,幹地多的自然就拿地多,也就有人願意去幹了。
採回的這些幹貨經過曬幹加工後,也能存放很久,到時候要拿出去賣也成,先存起來當儲備糧食也可以。
行軍還在半路上,西邊的太陽快下山了,領隊的將領抬手,讓後面的人停下來在這裡紮營,今夜在這裡露宿一晚。
夜幕低矮,黑暗籠罩整一片天空,坐在山坡山的漢子望著天空,想著在遠方的家人,不知他們是否安好,心中是不是像他一眼掛念著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