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的寒冬裡就凍死了無數的牛羊,生活在草原上的茲奴靠著放牧為生,好不容易熬過了寒冬,到了春後遲遲不見雨來,草木稀疏,沒有足夠的草料,草原上的牛羊大批大批地死去。
邊關那裡,茲奴一開始只是小規模地搶掠關外的小村落。到了後來則是到的地方都殺光掠盡所有的糧食財物,整條村子都屠殺幹淨,一個不留。
到訊息傳回朝中,朝中的大臣們都震驚了。
“你們都說說,這事要如何處理?”坐在龍椅上的永康帝被大臣們吵地頭都痛,抬了抬手,下面的聲音頓時就消停了,永康帝沉聲問道。
大病了一場後,皇帝看起來更顯老了。
“陛下,犯我鳳朝者,當誅!”
“陛下,萬萬不可!臣以為,此可不戰。茲奴進犯吾鳳朝是乃草原數月無雨,牛羊死去無數,腹中饑餓才是以搶掠吾鳳朝。吾鳳朝以仁德而治天下……是以,吾鳳朝可先贈與茲奴糧。”
此言一出,主戰一方立刻地就忍不住地站出向皇上進言,言語激烈,就如方才的大臣是茲奴派來的內奸,拿我鳳朝的糧食去養殺我鳳朝子民的敵人,你是不是腦子有病?!
朝堂上你一言我一語,幾派吵地不可開交也沒個定論。
站在朝堂之上的幾位皇子殿下站在一旁觀戰,也沒有誰站出來當那出頭鳥。
“臣在。”鳳淩雲被皇上點名,他不得不站出來。
戰,有戰的道理,不戰有不戰的道理,一番話誰也挑不出他半分毛病,也不支援哪一派。這一位從前毫不起眼的二殿下在朝堂之上越來越常被皇帝點名,雲王殿下做事向來都是手段溫和,不似翼王殿下那樣誰的情面也不給,和福王殿下的張狂肆意妄為,他即不得罪誰,也不奉承誰,有禮有度,是以得到朝中許多官員們的稱贊。
皇帝的臉上瞧不出半分情緒,揮揮手讓下朝了。
“退朝!”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退朝後,皇帝在禦書房裡召見了八王爺,左右丞相和幾位朝中大臣,以及幾位皇子殿下,談起了茲奴進犯鳳朝一事。
茲奴乃是堪擾亂了鳳朝百年的問題,這事一直都沒有得以解決。
茲奴人身材高大,在馬背上長大,擅長騎射,臂力驚人,能以一抵十。一旦發生戰爭,鳳朝士兵在茲奴人的手裡也無法討到好處,回顧過去百年來和茲奴的戰爭,鳳朝都付出了慘痛的代價,不然也不會無法把茲奴趕出草原,收複草原為鳳朝所有。
是以朝中的一些大臣才是堅持與茲奴和談,給茲奴送去米糧,這也不是沒有道理。
在朝堂之上各方的言論永康帝都聽到了,他現在想聽聽他的皇弟還有幾位大臣,還有他的皇子們的話,剛才他也不是沒注意到這些人都站在那裡一言不發。
“淩承,你來說一說你對此事的看法。”永康帝問道。
鳳淩承看了呂太傅一眼,站出來心裡戰戰兢兢地把話說完,永康帝不是沒注意到他的大皇子剛才看呂太傅的那一眼,心裡在失望之極,也只能嘆一口氣了,沒有辦法的責備。
到底,他的大皇子從小沒了君父,性子被養地懦弱了一些。
他記得他的大皇子小的時候聰明伶俐,是他最疼愛的孩子,不知後來怎地變成了如今這番自知自己的身體一日不如一日,永康帝就算是心裡不願意承認這個事實,他也不得不開始考察他的皇子們,誰才是有本事管理好這個天下的人。
先逝的呂後君是他還是太子之時就跟著他的正君,那個溫柔賢惠的正君在他的心裡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若不然皇帝也不會起了想立大皇子為太子的念頭,知道到底是他的大皇子讓他失望了。
如今就只能從其餘的幾個選出了,而後永康帝陸續地點了二皇子雲王殿下,四皇子翼王殿下,五皇子福王殿下,還有最小的七皇子出來問話。
鳳淩雲說話滴水不漏,找不出半分的毛病。
被問及此時當如何,鳳淩霄行過禮,一張臉和以往一樣面無表情,語氣堅定地說道,“臣,主戰!”簡單的兩個字,並不多言,這代表了所有武將們的心思,犯我鳳朝者,當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