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洪波知道劉備的心思。
“主公,您放心吧。”
“我們大漢海軍完成新型艦艇的換裝,起碼還需要兩年。”
“我保證到那個時候,電力和電話,還有您說傳送訊息的電報,都能投入到實踐中。”
劉備這才徹底放下小心思,在稱帝的問題上不再拖泥帶水。
“那行,我答應你們登上帝位!”
“從此,我們將為了大漢的明天更加輝煌,去儘自己最大的努力。”
在場的人都欣喜地拜倒在地上。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這一刻,劉備的神情有點恍惚。
十幾年的努力,終於走到這一天了。
歷史上的三國永遠不會再出現。
在華夏子孫心中的那個大漢,也沒有倒在時空中。
自己總算不枉穿越到這個漢末!
半餉之後劉備才回過神來,連連抬手。
“眾愛卿速速請起!”
......
劉備做出決定之後,開始和大家商量具體的事情。
“眾愛卿知道,目前大漢要想征服世界,就必須大力發展海上的力量。”
“大漢必須從陸權國家轉變為海權國家。”
“雒陽和長安都離海洋太遠,不適合繼續作為大漢的京城。”
“不知眾愛卿有何建議?”
作為劉備的核心層,自然都知道海權的重要性。
哪怕以後飛行器研究成功,海上的航線,還是最重要的運輸線路。
大家開始七嘴八舌地提出建議,都侷限於目前一些重要的城池,劉備都不很滿意,最終把希望寄託在現代人才的身上。
“季晨、廣遠、洪波,你們有沒有什麼想法?”
趙季晨幾人互相看了一眼,站起來行禮。
“陛下,我認為定都之事不應該侷限在已有的城池上。”
“因為我們大漢原來的科技有限,又要防止自然災害,重要的城池都是建立在遠離海洋的地方。”
“我們既然要從大漢走出去,都城就可以選擇在海邊,在有事情的時候,才能更快地調動我們的力量奔赴各地。”
“微臣認為目前有幾個地方最適合我大漢定都。”
“一個是吳郡的錢唐縣,一個是建安郡的侯官或者東安。”
“本來交州的番禺也是個不錯的地方,但目前交州的人口不足以支撐都城的經濟需要,暫時不做考慮。”
劉備很是滿意。
後世的杭州和福州、廈門、廣州等地,確實都是海邊重要的地方。
本來還有個上海也不錯。
但在兩點多年前的漢末,上海還是長江口的扶海洲,並沒有和陸地連成一片。
劉備等人開啟軍事輿圖認真觀看一會兒,又進行認真的商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