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地想了一下,呂布主動詢問。
“宜祿,你說我們該怎麼辦?”
秦宜祿一直沒有參與大家的討論,顯然就是在考慮這個問題。
“溫侯,如果我們只是想離開袁術,不管是在行軍途中,還是在戰鬥之時,都有很多機會。”
“不過,如果我們只是離開袁術,冠軍侯最多也就是免除你的從賊之罪,要想在冠軍侯的陣營獲得足夠的地位,溫侯還需爭取足夠的功勞。”
呂布明白了。
“你的意思是,我們應該在袁公路和冠軍侯軍隊作戰時,對他反戈一擊?”
秦宜祿點點頭。
“就是如此。”
“我們協助冠軍侯擊敗袁紹和袁術,才有足夠的功勞加入冠軍侯的麾下,如果能殺死袁術,冠軍侯不給溫侯相應的地位,就無法對大漢天下進行交代。”
呂布忍不住皺起了眉頭。
“不管怎麼說,我們現在也算是袁術的人馬,殺死袁術就有些過分了,冠軍侯最討厭的就是弒主之徒。”
劉備在征討黃巾的時候,拼著違背漢帝劉宏的詔令,也要斬殺弒主的嚴政。
還因此在朝廷上展開了一場道德的爭論。
劉備也因此獲得了更高的聲望。
呂布已經兩次弒主,在大漢已經留下了惡名。
當年逃離長安,不敢去逃奔劉備。
就是害怕被劉備以弒主的罪名斬殺。
秦宜祿卻是成竹在胸。
“我知道溫侯是擔心落下三殺恩主的罵名。”
“冠軍侯極為重視道德禮教,必然明白溫侯三殺恩主,都是情有可原。”
呂布不明白。
“此話怎講?”
秦宜祿侃侃而談。
“溫侯一殺丁建陽,是因為丁建陽忌憚溫侯的能力,將一員絕世武將當作文書來使用,更是動輒打罵,豈有真當溫侯為義子?”
“孟聖曾言: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
“丁建陽將溫侯視同犬馬土芥,拔劍欲斬殺溫侯,溫侯是在爭執中,誤傷了丁建陽的性命。”
“我幷州軍上下,都願為溫侯作證。”
魏續和曹性等人也抱拳行禮。
“我等願為溫侯作證!”
呂布的眼裡露出了感激,又接著問。
“那關於董仲穎......”
秦宜祿接著說下去。
“董卓乃大漢國賊,以朝廷的名義誘騙溫侯為其效力,所謂的認溫侯為義子,只不過是曹賊籠絡溫侯的手段,溫侯在司徒王允的點撥之下幡然醒悟,立志改過自新殺賊報國,又何罪之有?”
呂布被秦宜祿一說,只感覺心情舒暢,自己開始分析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