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身邊這三千騎兵,可以稱為新型的重灌騎兵。
盧植說這支騎兵具有持久的攻擊能力,是一種心理戰術。
鋁材的重量比鋼鐵輕是事實,但相對皮質重量還是比較可觀。
這支重灌騎兵,最多也就是比其他重騎兵多一兩次的攻擊能力,馬力就無法支援高強度的衝鋒。
不要小看這多出來的一兩次衝鋒。
它代表重灌騎兵衝鋒之後,還能具有充沛的機功能力。
這樣能保證重騎兵衝鋒之後,不會成為任人宰割的目標。
再加上騎牆戰術對重騎兵衝鋒的加成。
那種威力,連張飛這樣的超級猛將都要退避三舍。
......
公孫瓚一死,他的軍隊也被重灌騎兵徹底撕碎陣型,開始四散潰逃。
在後方的遠處,又出現了一支上萬人的騎兵。
從高高飄揚的黑龍旗,就知道這是許褚、馬超他們率領的騎兵。
胡銳在魏越的護衛下,攔住了想要逃跑的關靖。
“關士起,投降吧!”
關靖看了看胡銳身邊精銳的親衛,再看看自己所剩無幾的護衛,慘然一笑。
“如果不是我勸說主公放棄薊縣撤往冀州,又豈會被你們堵在這裡?”
“主公既然是因為釆納我的建議而陷入死地,我如果不陪同他一起赴死,而選擇獨生,又怎麼會是君子應該做的事?”
胡銳看著舉劍向他發起自殺性攻擊的關靖,在心中深深地嘆了一口氣。
歷史上的關靖,同樣因為勸阻公孫瓚從易京突圍,讓他聯合黑山軍內外夾攻袁紹。
公孫瓚派出去聯絡張燕的信使,卻被袁紹截殺,求援信落到袁紹手中。
袁紹將計就計,假冒支援的黑山軍已經到達,偷襲公孫瓚成功,倒致公孫瓚兵敗而死。
關靖把罪過攬到自己身上,隨著公孫瓚一起赴死。
實際上,如果不是公孫瓚送給張燕的信件被袁紹截獲。
關靖提出和黑山軍內外夾擊袁紹的謀略,並沒有什麼失誤的地方。
《英雄記》對關靖的評價是‘本酷吏也,諂而無大謀’。
這也是史料可查的,對關靖這個人唯一的評價。
在胡銳這些現代人的心中,關靖卻不愧是一個慨然赴死的義士。
沒想到這個時空中的關靖,還是把公孫瓚失敗的過錯包攬到自己身上。
魏越親自出手,刺穿了關靖的胸膛。
看到關靖臉上露出解脫的笑容。
在場的將士滿臉的都是肅穆。
無論敵我,任何一個心中有忠誠的人,都值得敬重!
......
從渤海過來的公孫範軍隊,在夏侯嶽的攻擊下,同樣是一擊即潰。
公孫範帶著殘兵逃往渤海,迎面遇上了一支強大的弩兵。
猝不及防的公孫範,被弓弩射成了刺蝟。
群龍無首的公孫範軍隊只能舉手投降。
這支強大的弩兵,自然是原冀州督軍從事趙浮、程奐帶領的弓弩兵。
原來,在公孫範率軍離開南皮城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