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孔融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來。
“傳國玉璽!”
何容、劉辨回到徐州之後,劉備就把傳國玉璽交給他們。
有了傳國玉璽,何容的懿旨比長安朝廷的詔令更加正統。
當然,如果何容母子還有野心,以後會給劉備造成不少麻煩。
但死過一次之後,何容母子已經明白。
沒有足夠的實力,任何權勢都是浮雲。
再加上何容對劉備的心意。
雖然在大漢禮法之下,無法明媒正娶成為劉備的妻子。
私下裡是什麼關係,卻不會有人去在意。
有了何容的懿旨背書,劉備不接受長安朝廷的詔令就是政治正確。
劉辨被廢,另立劉協為帝。
劉協這個皇帝的正統性,本來就值得懷疑。
劉備作為先帝遺臣,又是劉辨的老師,所擁護的物件是劉辨,為什麼要支援劉協?
孔融深深地對著劉備一揖,“冠軍侯,您如果早告訴我這些事情,又何來這些年對您的誤會?”
劉備扶住孔融的手臂,真誠地說,“文舉先生,我不想隱瞞,這些年我其實一直在觀察著大漢的事情。”
“太后的譴責猶在耳,孔聖的思想只有正直的人才能真正繼承。”
“大漢已經亂到今天這個程度,一些腐朽的東西必須把它推倒重建。”
“我要做的是,保留住我們士人的風骨。”
孔融一下子熱淚盈眶,“冠軍侯,您對大漢天下的一片苦心我能理解。”
“我慶幸的是自己還能入得了您的法眼。”
“如果您真的看得起我,請稱呼我一聲文舉吧!”
劉備微笑著,“文舉,既然如此,你也稱呼我玄德吧。”
孔融搖搖頭,“不,冠軍侯,我從您的身上看到了大漢的希望。”
“從今往後,請允許我一如既往地尊重您!”
劉備終於鬆了一口氣,“文舉,那從今往後,就讓我們齊心協力,去為大漢的百姓做事,讓我們華夏民族徹底走向外面的世界!”
孔融連連點頭。
漢室的尊嚴,現在可以說已經蕩然無存。
劉備苦心維護漢室的正統,自然會贏得一片讚美。
孔融也不例外。
大漢折騰到今天,大家都知道下一步天下的走向。
在這種時刻,世家豪強都在尋找他們心目中的明主。
說白了,就是怎麼樣能讓自己得到最大的利益。
只不過,在道德禮教的約束下,要給自己找一個冠冕堂皇的藉口。
也就是我們說的大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