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有了華夏數千年燦爛的文明傳承。
這一刻劉備的心中,充滿了歷史和文明的厚重感。
這場祭拜,劉備的每一個動作,都是那麼的虔誠,又是那麼的莊重。
連跟隨身後的典韋這個粗曠的漢子,都是畢恭畢敬,大氣也不敢喘,生怕自己的呼吸影響劉備的祭拜。
孔融和禰衡也是滿臉的肅穆,陪伴著劉備走完整個繁瑣的禮節過程。
迴轉孔府的大堂,孔融的臉色已經不再陰鬱,主動開口詢問。
“冠軍侯如果能解釋,你為何違抗朝廷的詔令,我將不再深究你的這種無禮做法。”
劉備苦笑,“文舉先生還是不肯稱呼我一聲玄德,說明你的心中還是沒有釋懷。”
孔融一愣,搖了搖頭,“冠軍侯,我們還沒有熟稔到那種程度,你不是也稱呼我文舉先生嗎?”
劉備點點頭,“我想先問文舉先生一個問題。”
孔融也點點頭,“冠軍侯請說。”
劉備的眼中帶著希翼,“在文舉先生的心中,是大漢的天下重要,還是大漢的皇室重要?”
孔融有點迷惑,“這有什麼區別?”
古人的愚忠,就是因為他們家天下的思想。
在考慮問題的時候,總是把皇室和天下連在一起。
甚至忠君的思想,更在愛國的思想之上。
畢竟,華夏大一統的時代,都是以王朝的形式出現。
國家的觀念,基本不存在古人的思想中。
劉備當然也不會傻乎乎地去試圖說服孔融,而是想引導他到有利自己的方向。
“對文舉先生來說,大漢天下和大漢皇室沒什麼區別。”
“但我身為漢室宗親,首先要做的是保護大漢的天下,不讓祖宗的基業在我們的手中失去。”
“文舉先生一直維護孔聖的思想和傳承,也是作為孔聖後代應盡的職責。”
孔融思考了片刻,“冠軍侯,你這種說法我不贊同。”
“你是漢室宗親,就更有責任和義務去維護漢室的威嚴。”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不應該為了滿足自己的野心,而置大漢朝廷的安危於不顧。”
劉備有點無奈,“按照文舉先生的說法,我劉備應該任由掌控朝堂的奸賊擺佈,免去先帝賦予我的職責,讓大漢從此落入他人之手?”
孔融連連擺手,“目前權臣當道,只不過是陛下年齡還小。”
“等到陛下長大,朝政大權自然會回到陛下的手中。”
劉備嘆了一口氣,“文舉先生,你認為李催、郭汜心中有朝廷,還是袁紹、袁術心中有朝廷?”
“如果僅僅是權臣當道,當年的宮亂是如何發生?陳留王又為何被廢?”
孔融猶豫了半天,“董卓那個奸賊,不是已經死於非命?”
劉備的眼中冒出了怒火,“文舉先生,這件事情真的是董卓個人所為?”
“宮亂的發生是在董卓入京之前,是誰帶兵攻進皇宮?”
“董卓的軍隊抵達雒陽後,已經被種邵擋在了雒陽城外,又是誰在第二天就把他放進雒陽城?”
“董卓進入雒陽之後,為什麼只相隔一天,就敢冒天下大不韙,做出廢帝的驚人之舉?”
“太后當著滿朝文武的面質問,大漢自三公九卿往下,忠臣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