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提著寶劍滿院子追殺呂布。
還好呂布身手不錯,衣服都沒穿好,就逃出了太師府。
董卓沒有追到呂布,怒氣衝衝地返回去,把那個耐不住寂寞的美婢殺了。
李儒聽聞此事,趕到太師府相勸。
“太師,呂布是一員驍勇的大將,當初為了招攬他,高官厚祿您都隨意封賞他,更不惜認他為義子。”
“今天太師怎麼能因為一個侍婢就和呂布鬧翻?”
“有呂布在太師的身邊,您在長安城就不要擔心有人對您不利。”
“其中的厲害關係,還希望太師三思?”
聽了李儒的話,董卓的氣也消了。
“文優,你去告訴呂布,某家不計較這事了,以後他還是某家的義子。”
董卓和呂布的關係,在李儒的勸說下,又恢復了正常。
司徒王允卻從中看到了機會。
......
這些年王允對董卓是極力奉承,只要董卓提的建議他都極力贊同,哪怕是違反原則也是如此。
幾年下來,董卓已經把王允當作了心腹。
甚至朝堂上大多數的大臣,都把王允當作董卓的幫兇。
除了和王允合謀的幾個人,沒人知道王允每時每刻都在想著除掉董卓。
王允對大漢的這份忠誠,不容懷疑!
在漢末這個以家族利益為重的時代,像盧植和王允這樣的忠臣,更值得讚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王允在呂布和董卓鬧翻之後,就經常請呂布到家中赴宴。
同為董卓的心腹,王允去安撫呂布,又有誰會懷疑?
呂布到王允的家中赴宴,王允就把自己的侍妾安排接待他。
“奉先,我的侍妾不會輸給太師的侍婢吧?你如果看中哪一個,可以隨時帶走。”
呂布突然發現王允才是真正對自己好,甚至有點受寵若驚。
——董卓這個義父,連個婢女都不願意相讓。
——王允這個司徒,卻是連妾室都願意送給自己。
兩人一對比,啥也不用說。
在漢代,能安排侍妾招待並贈送的,必定是尊貴的客人。
當天晚上,呂布醉熏熏地帶著王允的一個侍妾回家了。
隨後的幾個月,王允經常宴請呂布。
每一次呂布都會從王允家裡帶走侍女、美婢和歌姬之類的美人。
也不是說王允家的女人,就比呂布家的美麗許多。
主要是別人的女人,肯定比自己的好。
更不要說王允是朝廷的三公,身份地位遠比呂布高。
很快,呂布就對王允完全信任,喝醉了就在王允面前訴苦。
“王司徒,你不知道,我對他董……太師忠心耿耿,可他是怎麼對待我的?”
“來到長安之後,太師就藉口讓我保護他,讓我離開幷州軍,暗中卻派人去拉攏我的部將。”
“哼!我手下的將領,都是隨我在邊城出生入死,豈是他人能輕易收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