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東將軍如果奪回烏桓人搶去的錢糧,才是真正對國庫的補充。”
袁隗每一條理由都被戲志才駁回,開始惱羞成怒了,斜著眼睛看向戲志才。
“你的名字就叫戲志才?”
戲志才毫不在意,“沒錯。”
袁隗譏諷道,“沒想到冠軍侯愧為大漢名士,居然用一個取雙字的賤民為從事。”
戲志才知道今天袁家是徹底和劉備撕破臉,自然也不再客氣,“志才知道太傅是出身於豪門、四世三公的袁家,袁家號稱門生故吏滿天下,沒錯吧?”
袁隗滿臉的傲氣,“老夫的家族確實世代效勞大漢,蒙受著浩蕩的皇恩。”
戲志才點點頭,“袁太傅,袁家四世三公我知道,可為什麼說你們袁家是門生故吏滿天下?”
袁隗突然感覺有點不妙,但還是硬著頭皮回答。
“我們袁家幾代人都效忠朝廷,幫助漢室選拔人才到各地任職,所謂的門生故吏滿天下,只是士林中人感激袁家做出的貢獻,給於我們袁家的美稱。”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戲志才大笑起來,“哈哈哈!好一個門生故吏滿天下!”
“袁家的人只是幫助朝廷選拔人才,這些人才應該自稱漢家的門生故吏才對,怎麼會成為你們袁家的門生故吏滿天下?”
“袁太傅,你敢不敢當著陛下和滿朝的文武,說說這其中的道理?”
滿堂陷入死一般的沉寂。
戲志才這是徹底撕開了袁家的面紗。
也等於撕開了世家的遮羞布。
袁家號稱門生故吏滿天下,就是因為他們把控了官場晉升的通道。
普通家族的人想在仕途上有點作為,都要拜在以袁家為首的幾大世家門下。
袁家等幾個世家聯合起來把控了整個官場,才能做到四世三公。
因為不任用他們這些家族的人,就會讓整個官僚體系運轉不暢。
要知道,這可是一個極為重視道德禮教的時代。
忠孝仁信義,就是這個時代的主題。
世家提拔了你,你如果背叛了這些世家,就是不義之人。
以後不要說混官場,就是來自輿論的唾沫,都能把人徹底淹死。
......
戲志才的話如同石破驚天,讓整個宮殿悄無聲息。
劉辨的眼裡冒著怒火。
大殿裡的大臣,有些用要殺人的目光看著戲志才。
有些人低下了頭,一言不發。
戲志才彷彿早就料到這種情景。
對於世家的作為,劉備和戲志才、趙季晨等人已經進行無數次的討論。
要想打破官場壟斷的情況,就必須揭破這些人骯髒的勾當,從道德層面對他們的作為進行譴責。
否則,這些世家佔據著道德和輿論的制高點,在他們的身邊,還聚集著一大群的既得利益者。
過早地發聲,會和劉備他們站在一起的人不會多。
劉宏重啟州牧制,其實也是一種對世家的試探。
州牧有獨立任免本州官員的權力,雖然任免的官員還是要透過朝廷的認可。
但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撕開了察舉制的一角。
劉宏在重啟州牧制的時候那麼謹慎,即是擔心州牧的權力過大,也擔心世家的反應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