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爽他們不出仕做官,劉備卻沒打算放過他們。
“岳父大人,那你們就先把精力放在南城山學院這邊吧。”
荀爽悠悠地說,“學院早就已經開辦,可是大魚小魚就那麼三兩條,而且都是一些不安分的主。”
他們三個大儒創辦學院,目前的學生基本上只是劉備身邊的家屬。
除了揚州跟過來的陸尚,還有周瑜、關平、典滿、許儀、呂蒙、全綜、朱然和馬家兄弟等人。
這些人都是武將的後代,哪裡會對之夫則也感興趣?
據說這些小傢伙上課的時候擠眉弄眼,下課後就在院子裡論武較技。
弄得本來應該安靜優雅的學院,都快變成喧囂的鬧市。
也確實為難這些為人師者了。
當然,任紅昌、甘倩、糜貞、馬雲祿等女子,也被劉備捎帶私貨搞了個女子班。
這些聰明可愛的女孩,現在反而是幾位老師最滿意的學生。
劉備也覺得三位大儒教這幾些人有點大才小用,訕笑著,“伯父、岳父、老師,我這段時間太忙,沒空管這些小傢伙,明天就派人督促他們,把他們在學院的行為記錄下來,送給他們的父母。”
如果劉備用出這個損招,保證這些小傢伙回家要被人打斷腿。
哪怕他們的父親在千里之外,也會寫信回家讓親衛們執行家法。
要知道,他們這些武將,大部分都是想學沒人教,更不要說被大儒親自教導。
這也是遇到劉備這個主公,子孫後代才有這個機會。
這些小傢伙敢身在福中不知福,他們如果在家,就不止打斷腿。
打得半死不活是正常現象。
失手打死了也有可能。
荀爽似乎也知道問題的嚴重性,狠狠地教訓劉備一頓。
“他們都還是一些不懂事的孩子,沒必要上綱上線地去告狀,學生學習的事情,自然是由我們自己處理。”
劉備想了想,“那先給他們文武班分開,既然他們不喜歡學文,我們也不必勉強。”
蔡邕擺擺手,“他們大部分人都還處於啟蒙的年齡,還是先學《三字經》、《千字文》等啟蒙讀物。”
“不過玄德你當初對學院模式的設想,是不是應該開始實施?”
劉備搖搖頭,“老師,這件事不能急,至少要證明工、商等行業,確實能極大地促進社會的發展,讓工、商在官府職能中擁有一定的地位,才能名正言順地開展工學和商學。”
荀爽擺擺手,“玄德,這事情你自己把握,現在確實不是好時機。只是擴大生源範圍的事情應該可以開始。”
劉備點點頭,“行,我馬上安排。”
“生源的問題同樣還是隻能先從士族內部開始,平民百姓家孩子入學的問題,條件也還不成熟。”
荀爽,“為什麼不成熟?”
劉備解釋,“我們首先要有足夠的書籍,如果只是靠抄寫,能滿足幾人學習?”
“其次,要想讓百姓的孩子學習,就必須保證百姓不要為生活所困。”
“百姓有了餘糧,才有能力為孩子謀個前程。”
“否則,就是筆墨紙硯,他們都用不起,更不要說上學讀書的費用。”
荀爽點點頭,“是我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
劉備笑道,“這不能怪岳父,我也是因為西域那邊開始推行這種教學,才略知一些程式。”
蔡邕很驚訝,“西域如何解決書籍的問題?”
劉備,“西域發明出了印刷技術,先刻好一本書的字模,排列好之後,用筆墨直接印刷到紙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