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離半生的漢昭烈帝,好不容易得到不世出的諸葛亮,看到了復興漢室的希望。
誰敢殺了諸葛亮,漢昭烈帝匡扶漢室的夢想就會從此破滅。
那種仇恨不會比殺父母來得輕。
漢昭烈帝那種重情重義的性格,絕對會不計後果地進行保護。
這一點從關羽之死就可以明白。
赤壁之戰後,魯肅說服孫權借出荊州,就是為了促成孫劉的聯盟。
當時漢昭烈帝龜縮在長江以南,孫權擁有長江以北的南郡。
等於曹操的壓力全部都由江東承擔。
當時的漢昭烈帝,強大的是步兵,不是水軍。
江南的漢昭烈帝幾乎沒有面對曹操的機會。
這樣孫劉結盟的意義就變得不大。
如果孫權因此對漢昭烈帝的勢力範圍產生野心,又會給曹操可乘之機。
南郡對江東來說意義不大,對漢昭烈帝卻是至關重要。
全取南郡,漢昭烈帝就有了北上的支點,隨時可以虎視曹操的襄陽。
漢昭烈帝入蜀之後,關羽也是這樣做。
孫權要求漢昭烈帝還回南郡。
出於連孫抗曹的戰略意圖,漢昭烈帝用江夏換來南郡,還把桂陽郡送給孫權,不可謂心不誠。
魯肅用自己的胸懷,為孫權做了一筆大賺的生意。
這樣的魯肅,又豈能用‘老實人’來形容?
用大智如愚來形容魯肅和荀攸這類人才,才是恰如其分。
......
劉備看著面前無比年輕的魯肅,心裡感慨萬分。
這個胸懷寬廣的曠世奇才,終於來到自己的身邊。
“子敬,你雖然年輕,但我相信你對未來的形勢也能看透幾分,不知道願不願意來我的身邊,一起為未來去努力?”
劉備的聲音格外溫和,也沒有隱瞞自己看破大漢會亂的想法。
對於聰明人,永遠不要把他們當作傻子。
果然,魯肅的眼睛裡波瀾不驚,甚至冒出了亮光。
“冠軍侯,我的年紀還不大,您為什麼認為我會發現未來形勢變化的端倪?”
劉備也很感嘆,“我身邊有許多才智高絕的人才,他們發現你在黃巾叛亂之前,就召集鄉勇新練兵習武之事,黃巾亂後,你更沒有把精力放在發展家族,而是仗義疏財結交人心。”
“子敬,那時候你才幾歲?居然就有超常的眼光和見識,並付諸於行動。”
“這樣的你,又怎麼會不知道以後會發生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