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和衛荷回到楨中城後,開始收拾亂攤子。
白爵因為手段過於強硬被調離疏勒,回西域東部擔任烏壘城城守。
楨中城民居被毀,長史府將統一建設房屋安置民眾居住,保證百姓有飯吃有衣穿。
軍中的將領對白爵調回東部可是羨慕得很,下一步大漢遠征軍的目標就是烏孫和匈奴、鮮卑,在西域東部的將領肯定是征伐的主力。
烏壘這座軍事重城,原來的守將可是徐晃和馬騰,這些都是大漢遠征軍中無可爭議的主將。
早知道為領導背黑鍋能有這麼多好處,誰不是爭著搶著去背?
關羽和衛荷的態度也很明確。
白爵只是手段強硬一些,並不是犯了什麼錯誤,不可能為了這些外族人,抹殺將領的功勞。
至於統一安置楨中城居民,更是既定的計劃。
如果這些民居沒有被毀,疏勒人還是扎堆生活在一個區域,不利於以後的分化管理。
西域長史府也不好下令強行把居民分開居住,那就是強搶百姓的房產財物,名聲太不好聽了。
剛好趁這個機會把疏勒人全部分開,讓他們和漢人雜居在一起。
楨中城周圍的喀什噶爾河流域的平原、阿爾金草原,西部的玉其塔什草原,都是蔥嶺北部最重要的農耕地和牧場。
墾殖兵團在楨中城周圍,起碼安置了十萬人。
楨中城目前只有不到兩萬居民,而且大部分是婦女和嬰幼兒。
這十萬漢人百姓,如果不能把這些已經沒有男人的婦女勾引回家,那就太無能,活該一輩子打光棍!
......
攻下疏勒國,大漢遠征軍佔有了整個蔥嶺地區,基本上完成了西域的戰事。
西域長史府開始把精力放到各種建設,先保證大家過上一個溫暖的冬天。
至於龜茲國,現在已經是裝進碗裡的肉,等到明年春暖花開再慢慢地吃。
這塊肉主要還是留給馬騰和梁興他們。
沒有撈到征伐西域南路和蔥嶺的這塊大肥肉,馬騰和梁興他們已經快饞壞了,龜茲國就是給他們解饞的大肥肉。
龜茲國因為地理位置的原因,國內的王族和貴族的關係很複雜,和漢朝、烏孫、匈奴等國都有這樣那樣的關係。
目前的龜茲國王族白氏是班超所扶植的貴族,在百年前和大漢的關係還算良好。
但是一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利益考慮。
龜茲國除了和大漢保持關係外,同樣和烏孫進行通婚,也和匈奴勾勾搭搭。
在西域長史府荒廢的這些年,更是露出了獠牙,大肆屠殺在西域的漢民,又吞下了姑墨、溫宿和尉頭等小國。
關羽和衛荷他們剛進入西域時,龜茲國就派兵支援鄯善國,試圖把大漢的勢力重新趕出西域。
龜茲國既然敢伸手,漢軍自然要下手吃下這塊肥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