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
......”
一首《三字經》一千多字,包含了天文、地理、歷史、道德等經典常識和典故知識,誦讀起來朗朗上口、便於記憶,在座的眾人聽得如痴痴醉。
劉備吟誦完畢,袁紹和曹操他們忍不住撫掌叫好。
陳琳不停地搖頭讚歎,“玄德,你編撰的這個《三字經》,幾乎涵蓋了各方面的常識,其中又融入古代和前朝的許多名人故事,誦讀起來節奏明快,其中的含義更是簡單易懂,沒有比這更適合小兒啟蒙的讀物了!”
《三字經》裡的故事,一直延續到宋朝,劉備修改了其中後世的故事,融入大量漢朝之前的名人軼事,包括漢代的馬融、鄭玄、盧植這些大儒。
說實話,說劉備和趙季晨這些人是文化大盜也不對。
因為這其中起碼有一半是劉備自己進行修改的。
就像開篇中的“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因為竇燕山是五代十國時的人物,劉備就改為“田稷母,嚴教子。為官清,不貪腐。”,田稷是戰國時期齊國的國相,漢代人就非常熟悉。
劉備對陳琳的誇獎還是很謙虛,“《三字經》其實只是為小兒啟蒙,孔璋先生只要知道了格式,同樣可以輕易創造出來。”
陳琳連說,“慚愧!如果不是玄德想到,以朗朗上口的詞句敘述,方便小兒記憶,又能引起小兒學習的興趣,此其一。”
“《三字經》不僅是詞句精煉,裡面更是天文地理、道德禮儀,世間學問幾乎無不包容,這代表玄德的知識是如何淵博,琳不及萬一也。”
袁紹和曹操也端起酒杯,極力稱讚劉備,連袁術那個混不吝,都主動向劉備敬酒。
古代的貴族可能有許多虛偽之處,可是他們對學問是確實重視。
單從追求學問的角度出發,古人絕對值得現代人學習。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一場酒宴,因為劉備的一篇經文,開始進入了歡快的節奏。
......
盧植第二天知道了開始傳揚開的《三字經》,讓劉備帶著手稿讓他品鑑。
看完了整篇《三字經》,盧植心中極為欣慰。
“玄德,我實在為你驕傲,看起來你以後能將我的門牆發揚光大。”
劉備很謙虛,“老師,我只是喜歡一些新鮮的表述,真正寫出來,都是一些簡單的東西。”
盧植嘆息著,“玄德,你知道做學問最難的是什麼嗎?”
劉備搖搖頭。
盧植,“做學問和其實和數算是一個道理,都是把問題層層解剖,然後化繁為簡,讓世人能更容易讀懂學問。”
“只要你把這種學習的態度,放到經文的註釋和解析中,以後必定成為一代儒學大師!”
劉備遲疑了一下,“老師,我認為我們儒生,不能只把目光盯在我們儒學上面,應該汲取更多的學問到儒學中,才能真正將儒學發揚光大。”
盧植並不反對劉備的觀點,“其實我的師兄鄭康成,就是你這種想法,才能做到將古今經學融合,結束了百年來的古文經學和今文經學之爭。”
“可惜我不能像康成師兄那樣,專精於學問,以後你有機會,可以多和康成師兄探討這個問題。”
劉備答應下來。
......
隨著劉備編撰的《三字經》傳揚開,劉備的名聲在整個大漢,都越來越響亮,真正的成為了大漢的名士!
喜歡遊戲玩家鬧三國請大家收藏:()遊戲玩家鬧三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