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異嘆息,“玄德果然見識不凡,你這番比喻實在生動不過了。”
周瑜充滿期待地問,“那音律樂理是不是也是這顆大樹上的一個分支?”
劉備點點頭,“當然是。”
“音律本來就是我們人類抒發自己情感的方式。”
“人們在高興的時候,想表達自己的快樂;在憂傷的時候想發洩自己的鬱悶。”
“一開始,我們只能透過吶喊和歡呼來表達自己的情緒,在這個時候,人們發現自己發出的聲音,因為不同的情緒會有不同的節奏感,慢慢地就形成了現在的音律,透過有音律天賦的人不斷地整理,又形成了樂理。”
“這應該就是音律樂理形成的過程。”
周瑜一下子來了興趣,“玄德先生,聽您所說,您不僅是在經學,在音律樂理上,也有很深的造詣。”
劉備搖搖頭,“造詣談不上,但君子六藝裡面,本來就對禮樂有要求,我透過學習,也算粗通音律罷了。”
周瑜,“那小子想向先生請教一下音律。”
“郎君請說。”劉備也想知道曲有誤周郎顧的周瑜,對音律有什麼自己的看法。
周瑜想了一下,“先生,我感覺現在流行的樂器,不管是竽、笙等管樂,還是琴、瑟等絃樂,聲音都偏向清脆,合奏的時候還是差了一些韻味。”
劉備的臉上露出欣賞的神色,“應該是會缺少一些音樂的厚重,琴、瑟、錚等彈奏樂器餘音也會相對短促,無法很好地體現餘音繞樑的意境。”
周瑜的眼睛一亮,“先生是說到點子上了,不知有沒有辦法改進?”
劉備點點頭,“我身邊有幾位士子想法天馬行空,他們認為加入戰鼓的打擊,可以在音律中融入厚重的元素,又發明一種拉絃樂器,拉出的旋律可以更加悠長,他們甚至開始著手改進西域傳進來的琵琶,認為改進樂器內部的空腔,可以得到不同的樂器音效。”
“小郎君如果感興趣,什麼時候可以到我的府上,我那裡有一支他們組建的歌姬樂隊,他們說要建成一個什麼民族交響樂團。”
周瑜的頭點得像小雞啄米,“那我明天就過去見識一下這個交響樂團,不知先生對音律樂理上有什麼見解?”
“咳咳!”周異忍不住輕咳了兩聲你這不是在考校別人嗎?
劉備笑著對周異擺了擺手,“令君,小郎君這是求學心切。”才轉頭認真地對周瑜說,“小郎君,在音律上,我們雖然習慣分成宮、商、角、徵、羽五個音級,但千年來,我們的音律樂理也在不斷地發展。”
“我身邊的朋友就認為,我們目前的宮音只有相對的高音,沒有絕對的高音,應該透過音域的不同進行變化。”
“至於音樂的表現形式就應該更多樣化發展,比如說宮廷雅樂,一旦確定不會輕易改變,但民間的俗樂,我們就可以融入更多的形式,比如民間的百戲和曲牌。”
“我個人認為,音律的表現,有時候不需要嚴格按照調式編曲,應該注重旋律優美,詞意可以儘量簡單易懂。”
“俗話說,聽音聽意,一首曲子如果普通人都能透過詞句明白其中的意思,是不是能讓音律更加發揚光大?”
劉備這是把後世的通俗歌曲的創意搬到了古代。
雖然不知道在這個時代能不能行得通,卻引起了周瑜極大的興趣。
喜歡遊戲玩家鬧三國請大家收藏:()遊戲玩家鬧三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