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金梅算是把日子熬出了頭兒, 她自己也是半點兒都不敢鬆懈的, 該學習就學習, 該看書就看書, 現在沒了考試的壓力, 也開始一天三次地給她公公做飯了。
趙志文更是一本正經上課, 下了課就回家給他爸的研究打下手,老人家看不清楚了, 他就一個字一個字讀, 老人家字跡寫得潦草,他就負責謄抄。
一家子倒是也恢複了和諧。
到了年根兒底下,更是傳出來燕金梅懷孕的訊息。
三十多了,終於懷上了第一胎, 這無論是在老趙家還是在老燕家,都是可喜可賀的大事兒啊。
先前, 燕金梅本來是看透了, 覺得有沒有孩子都是一個模樣兒, 沒有就按照沒有的活兒發過日子算了。
這事兒倒是巧, 她看開了,不想要孩子了,自己踏踏實實地搞學習,到頭來倒是也考上了,還懷了孩子。
趙老先生也是興奮,終於要當爺爺了啊,原來他還以為這輩子見不著小孫子了呢。
他這一興奮不要緊, 大筆一揮就是一首詩,然後就登上了當時著名的《詩刊》雜志。
老先生不像以前一樣,對自己的病情放任自流了,開始沒事兒就找找藥吃吃,說是好歹這病要拖到見自己孫子吧。
這對於趙志文和燕金梅兩口子來說也是無比高興的。
田秀平原本準備動身帶著三小隻和燕金梅回家過年的,這樣一個訊息傳出來,燕金梅說啥也不能去擠火車啊。
這下,年底回不回家過年,又成了一個大問題了。
老燕頭兒聽說金梅懷孕,說啥也不準老婆子帶金梅回村兒裡了,本來他倒是想著去看看金梅,可畢竟是剛從北京回來沒多久,再去一趟,他自己還捨不得。
得了,你帶著其他人回來吧。
燕建學一家三口帶上趙春芳、王淑芬、順子還有三小隻,全都一口氣兒跟著田秀平回家去了。
為了避開回家擁擠的火車,田秀平特意買了貴的車票,這年頭兒啊,花點兒錢能少遭點罪,她還是捨得的。
這是胡嫻頭一回帶著磊磊回婆家裡去,磊磊看著路上的啥玩意兒都覺得新鮮得很,嗚裡哇啦啦一路上嘴巴都不停歇的。
燕建學則是大包小裹拿了一大推北京的特産吃食,準備到時候回了村兒裡,分給鄉親們,大家一塊兒嘗嘗鮮。
像三小隻,也是兩年沒回家了,心裡頭很是想念家裡的大院子,過年時青蒼山漫山遍野的白雪,想念那股子賊冷的空氣。
剛一下火車,站在那兒,使勁兒地吸一口,彷彿聞到了家鄉的味道。
也就是這會兒,她們才感受到啥叫鄉愁。
回了家最開心就是順子了,看著家裡頭自己一手操辦起來的工廠,他就覺得幸福感十足啊。
這半年下來,他能從服裝廠進了幾十次貨,全部都能賣空,手裡頭也攢下了不少的錢,他已經想好了,過完年就把手裡的攤子交給僱好的人去賣貨,自己去廣州在倒騰一批電視機回來賣。
阿福一年半沒回來,也是想家裡的,可是回到家裡開心的同時,她還想林錚。
本來倆人約好了,今年過年一起去看花燈的啊,結果阿福居然今年回了大羅村兒了,倆人再一次跟花燈之約失之交臂。
大羅村兒的人聽說老燕家在北京的一幫子人回來過年了,都很興奮。
老燕家啊,那可是出能耐人的一家子啊,上到田秀平下到阿福阿寶旺財,都是能耐人,單拿出哪一個,都夠別人家顯擺半年的了。
所以說,當你只是一般優秀的時候,別人會嫉妒你,可當你特別優秀的時候,大家只會崇拜你了。
好些個村民都等在村口兒,看著老燕家一家子回來,湊熱鬧。
這陣仗,倒是把胡嫻懷裡的磊磊嚇哭了。
你想啊,一百來號的莊稼漢子莊稼婆娘,嗚嗚泱泱站在村口兒,緊緊地盯著你往前走,你不害怕?
“哎喲,燕家大娘回來了啊!你們都回來了啊!”
村兒裡的領導幹部看見了,也是熱絡地打招呼,主動上前去,準備跟田秀平握握手。
老燕家的雞蛋加工廠,給村兒裡帶來了多少的福利啊?那可不是誰家能比的。
田秀平跟人家村支書握了握手,又跟著村兒裡的副書記隔壁老王頭兒握了握手。
老王頭兒轉年就退休了,田秀平看他腦筋還靈敏,就找了他給老燕家的雞蛋廠裡管管人事,還額外給人家開一份兒工資,算是感謝當年,人家老王頭兒給自己家批了那塊蓋工廠地的恩情。
“鄉親們這麼大陣仗啊,我們就是一家子回來過個年啊。”
鄉親們都開始七嘴八舌誇起老燕家的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