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發生這種事兒, 趙春芳都是堅決不信自己懷裡的小孩子能有那麼大能耐的話, 回了大羅村兒以後, 她就不得不更加懷疑那個老太太說話的真假了。
按理說, 大羅村兒離她孃家也不遠,走上個小半天的山路也就到了。
可誰知道,燕建國兩口子剛走了小半天, 大羅村兒就下了一場大雨, 雨勢太大, 沒多一會兒就淹過了大羅村兒那條河的下游河道,臨近河道的十幾戶人家的自留地不幸被淹了。
索性,水勢沒持續多久,那些人家的地雖然淹了,但是還有得救, 就是連著幾日得多下地重新栽種照顧。
奇怪的是,老燕家的自留地在下游, 而且距離河道還不遠。
他們家一左一右的地都被水沒了,反倒是老燕家的地把水都吸到下頭去, 反倒叫土壤更肥沃了。
隔壁的人家看老燕家這麼幸運,都懷疑是不是人家家裡淋著雨過來排水了。
後來仔細看了地裡的情況, 大家勉為其難地覺得,都是因為老燕家的地裡, 泥土不一樣, 它更吸水, 可能是翻地種地的時候, 人家的土更松軟些。
可這解釋想來想去都覺得牽強些。
擱在趙春芳眼裡,這不都是跟那個老婆子說的一模一樣,應驗了?
難不成這小韞安真是個福星?
趙春芳反倒不禁對這個奶娃娃更加好了。她生阿寶也好些個月了,奶水不能一直都是足的,喂不夠倆孩子,沒法子,她就狠心給阿寶斷了奶,改成吃麵糊糊、米糊糊。
全心全意用奶水喂起韞安來。
韞安咋說也是個大名兒,叫起來正式又不順口,趙春芳一會兒叫阿寶,一會兒叫韞安,總覺得別扭,想給韞安起個小名兒。
可老燕家的孩子取名兒都要經過老燕頭兒和田秀平點頭的。
像阿寶的名字就是老燕頭兒做的主,剩下仨半大小子和剛出生的富貴就是田秀平給叫的名字。
雖然骨子裡這孩子不是老燕家的血脈,可是名義上也是王淑芬的雙胞胎女兒,理應叫田秀平一聲奶奶。
田秀平呢,也沒有外人看來的那麼挑剔,畢竟小韞安可愛好看,愣是在外頭偶然瞧見了,也要停下腳步,多看一會兒的。
“媽,您看要不您給叫個小名兒吧,我平日裡叫著也順口,叫完阿寶再叫她,渾身都覺得別扭。”
田秀平也沒馬上應下來,反倒是接過她懷裡的小粉團子。
其實燕韞安真是個乖巧的孩子,每天就是吃、睡、笑,沒啥不樂意也沒啥不滿足。
給吃的就吃飽,到點兒該睡了自己就睡著。
關鍵是睡眠質量還賊好,沒多大點兒就能呼嚕呼嚕睡一晚上整覺了。當她已經能一晚上不要求起來吃奶的時候,阿寶還會在半夜習慣性折騰一會兒呢。
這些都是趙春芳帶著的時候,才能感受到的。田秀平沒帶過她一塊兒睡,也體會不到這小姑娘的好處,只是知道她不哭不鬧,好養活。
田秀平抱著小韞安仔細打量起這個小姑娘來,奇怪的是,這姑娘的模樣兒上並沒有和自己的親爹親媽很像,反倒是取了各自優點長得。比如陳英眼睛又大又黑,可嘴巴也大,而朱經緯眼睛不大,嘴巴卻小巧。
這不禁讓田秀平想起了自己離家的三兒子燕建文了。
老三那會兒就是聽話,該吃吃該睡睡的,不鬧騰人,比那幾個兄弟強上幾百倍,不僅如此,還知道疼人兒。
田秀平上一天工從地裡回來,累得胳膊都抬不起來,他就爬到田秀平身邊兒去用小拳頭敲打她的胳膊,嘴裡還咿咿呀呀的,有這兒子,還有啥活兒幹著累的?
無比感慨的田秀平差點兒抱著韞安哭出來,平複了好一會兒心情才開口道,“不然小家夥兒讓我帶兩天吧,你這不還要帶阿寶,剩下那倆也是倆猴崽子,你少不了操心。”
趙春芳心裡雖然捨不得,但是想到小韞安在老燕家要是有了奶奶的照拂,就沒啥能欺負她害了她的了,便欣然應允。
“媽,我想日後叫她阿福,就當起個喜慶的小名兒,您看成不?”
當然,趙春芳是存了私心的。
不然為啥不叫阿喜,不叫阿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