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攻略之後,又找了不少玩家發出的影片,不得不說星網上的人才實在太多了,口味也千奇百怪,讓蘇禾大開眼界,除了普通常見的動植物和人類機甲形象,還有各種常見物體的形態。
比如其中一人的虛擬寵物就是一艘星艦,還有一個人的虛擬寵物是光腦,看到光腦長了一張人臉,那種驚悚感實在無法言喻。
除此之外,各種或可愛或霸氣的動物形象和機甲也是熱門,還有就是人物形象,因為這款遊戲可以塑造寵物的樣子,就有不少人選擇將其捏成自己的偶像的樣子。
其中最火的幾個人就是裴衍,珀西,姚青青……等人。
看著別人家的虛擬朋友或可愛或高冷,或幽默或嚴肅……種種性格不一而同,再看看自己家那個只知道睡的,蘇禾沉默了。
他覺得自己雖然在社交上有點障礙,本人又沉默又宅,也不能想要一個虛擬朋友,都是這種只知道睡覺的樣子啊。
這樣要怎麼培養親密度,沒有親密度,這個遊戲的虛擬寵物也就和其他遊戲沒有區別了,他想要的朋友也就不可能得到了。
在蘇禾糾結與自己的虛擬寵物的時候,裴衍已經到達了星網連結範圍之外,這裡已經脫離了所有種族的範圍,屬於無人地帶,自然不會有網路,同樣的也不會再有躍遷點。
這種無人地帶的危險性也相對較高,是各種族的星盜最喜歡的活動區域,一般在這種地方很少有星艦出現,就算是有,也都是成群結隊,或者僱傭有專門的保護星艦。
茫茫宇宙中,裴衍的星艦幾不可見,他本人在設定了自動導航外,一直在看蘇禾之前的直播,這是之前有網路的地方專門下載下來的,等的就是現在。
看著上面小禾苗不同的裝扮,或可愛或霸氣,或美麗或誘惑,不管是哪一個形象,都讓裴衍移不開目光。
也讓他更加確定自己的心意,裴衍已經決定這次返回首都星後,就盡快和小禾苗接觸,他已經不滿足於只是隔著光腦看到對方。
第二天蘇禾依約講解了不少關於藍星的知識,這方面的內容太多太雜,蘇禾只是說了一些簡單的,引起了不少人的討論。
其中最多的就是前兩次蘇禾表演的節目,裡面涉及了許多的東西,雖然還有不少人懷疑蘇禾是胡說的,但這麼多粉絲裡,總有那麼一兩個或者學習的就是同專業,或者能夠接觸到這方面的知識。
按照這些人的說法,蘇禾所說的內容除了幾點還存在爭議的地方,大部分都是正確的,除了智腦中可以查出來的外,還有不少是星際學院,或者世家才能接觸到的。
這裡面引發的爭論自然不必說,因此蘇禾的直播間又吸引了一批粉絲,雖然有些人認為蘇禾是在喧嘩取寵,畢竟除了智腦中可以查到的資料,其他的誰都不能肯定是真的,就算是這樣,也讓蘇禾又增長了不少的死忠粉。
這次增長的粉絲都是對於藍星感興趣的,還有就是之前土豪事件吸引過來的人,正好被他最近講的東西吸引了。
藍星的知識蘇禾講了幾天之後,就不再講,並不是他沒有什麼可說的了,相反他的大腦中關於藍星的知識還有很多,這些年隨著時間的增長,他總會出現一些莫名其妙的記憶和知識,這些大多是關於藍星的。
最開始蘇禾還驚慌過,後來發現對自己並沒有影響,他也找不出原因後,就不再理會,這也是他會選擇歷史系的原因。
當然這個原因除了他本人並沒有外人知道,而從小在孤兒院長大的他也沒有特別親近的家人朋友,唯一關繫好的就是因為他的社交障礙認識的醫生約翰·金。
不過也只是比普通人熟悉一些,並不知道蘇禾竟然還有這麼一個秘密。
這一天蘇禾沒有打算繼續說藍星的東西,前幾天他已經說了太多,剩下的都是在智腦或者各個世家學院都不可能找到的資料,他說出來沒有足夠的證據,也只會被人質疑。
這次蘇禾打算扮演的是一個在星際歷史上十分有名的人物楊旭。
人們在進入星際的時候,經歷了許多的問題,當時的地球因為各種原因,已經開始不適合人類的生存,而現有的技術不足以讓人們在短期內修複藍星。
當年太陽突然遭到某顆不在它執行軌跡裡的星球撞擊,那顆被撞的星球在高溫與速度下形成各樣的隕石落在周圍的其他星球上,藍星就是其中之一。
星球碎片上帶有某種對人類有害的物質,造成人類的大面積死亡,於此同時太陽偏離自己的軌道,衍生出一系列災難,藍星磁場絮亂,南北極融化,地震海嘯頻發,人們在短時間裡大面積的滅亡,各個種族國家不得不聯合起來對抗。
大氣層遭到破壞,各種惡劣環境的刺激下,人們的基因鏈也發生了變化,一些人解鎖了自身的基因鏈,出現了異能,被稱之為異能者,還有一些人擁有一些奇特的能力,對於戰鬥十分有幫助,稱為戰士。
之後強大的異能者聯手,帶著存活下來的普通人聚集在一起,努力的存活。不知有多少出色的人才在當時喪命,卻因為那時的環境沒有留下來任何可以紀唸的東西,默默消失在自然的災難中。
因為藍星各方面的變化,給當時的人類造成的傷害幾乎是致命的,人們不得不被迫開始想辦法離開藍星,去往其他星球。
當時的人們已經發現了一個可以居住的星球,但是因為要想真的住人需要付出的代價太大,各個國家也都虎視眈眈,所以一直沒有國家前去開發。
而且可以居住與適宜居住兩者之間的差距很大,這也是各國沒有開發那顆星球的主要原因。
但在當時的環境下,人們只能選擇離開藍星。在科學家的努力下,歷時二十一年零三個月五天,終於有了第一艘超級星艦。
之後集合全球的力量一共製造出來了二十六艘,這已經是科學家們用了最大的努力,二十六艘星艦所能攜帶的人只有不到一百萬,這還是不攜帶任何物資的情況下。
對於當時的人來說可居住星球,只能算是人們的一個退路,之後隨著藍星的環境越來越惡劣,人們紛紛想要離開,沒有人想過第二個藍星也是後來的星是不是真的合適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