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大成王朝天子改了年號為永和後,北原郡邊境又平穩度過了六個月時光,而就在所有人都以為北胡內亂,無力南顧的時候,戰爭卻又出人意料地打響了。
上一年北胡五皇子拓跋孤起兵謀反,擊敗了上一任可汗,奪得王位,而如今經過近一年修整,起兵南侵。
北胡來勢洶洶,待得邊境斥候發現之時,大軍已兵臨城下。攜拓跋孤登基之勢,北胡大軍勢如破竹,一舉攻下北原郡八道關口。
北原郡守軍不敵,只得退守貪狼,七殺,破軍三關。三道關口成犄角之勢,可以相互照應,使得北胡大軍一時之間不敢上前。
可所有人都知道,北胡並不會就此放棄,他們正在整頓軍隊,戰役將在不久後打響。
三關乃是大成王朝最後的屏障,三關之後以南乃是八百里平原沃土,若是貪狼三關失守,憑藉北胡的騎兵,在平原上大成王朝軍隊完全不是一合之將。當時候北胡騎兵必將踏入大成王朝南方。
此戰北胡勝在一個快字,快到北原郡守軍完全沒有時間反應,就已經被大軍團團包圍。一個不注意之下,已失八關。
訊息傳到平陽京城,朝野震動,當代天子李恆在位近三十年,從未如此震怒過。
“顧西城!”李恆一把將奏摺摔在地上,一甩衣袖,恨恨道,“枉費朕的一翻信任,真是萬死難贖其罪!”
顧西城是北原郡守將,北原郡四十萬軍隊統帥,李恆親自所封的王朝鎮國武成王,鎮守北原郡二十餘年,北胡騎兵從未逾越半步,可卻在這次戰爭中一敗塗地。
群臣盡皆低著頭不言,此時天子正在氣頭上,也沒有敢為顧西城說話。
良久,有人進言:“陛下還請息怒,武成王固然有罪,但當下不是追究責任的時候,現在重中之重是出兵增援北原郡。”
李恆撫著額頭,他也是憂心此事,可如何增援,誰人帶兵增援都是需要商討的事情。
李恆高聲道:“諸位愛卿有誰願意替朕分憂?領兵北去?”
朝下群臣頭低的更低了,見許久無人說話,天子又隱隱有動怒的跡象,一人出列說道:“臣弟倒是有一人選推薦。”
李恆詫異地看了一眼,此人生的儒雅非凡,氣質不俗,若是年輕一些,定能引得眼前女子尖叫,而這位正是他的皇弟——英王。
李恆皺眉道:“你且說說看。”
英王朗聲道:“神都監有一子,我觀其素有領兵之材,可以一試。”
聞聽此言,當朝宰相立即高聲道:“神都監不過去拱衛平陽京城的地方,其中之人並未真正上過戰場,哪裡來的領兵之材?”
群臣附議,皆是反對。
英王微微挑眉:“宰相可是有什麼推薦?”
宰相一是語塞,梗著脖子說道:“我認為奮威將軍便可以勝任。”
奮威將軍縮了縮脖子,恨恨地望了宰相一眼,紅著臉道:“微臣自當為國捐軀。”
李恒大喜:“愛卿可是願意北去。”
奮威將軍啞然:“只是微臣近日身體欠佳,恐誤了國事,還請陛下另尋他人吧。”說著他還劇烈地咳嗽了起來。
緊接著,咳嗽傳染給了身旁不少武將。
雖說這是建功立業的大好機會,可難保去了還能回來,沒見著連武成王都被打的退守三關嗎?他們自認為離武成王還是差了些火候,又哪裡敢冒頭,排著隊去送死。
英王暗自冷笑,繼續道:“神都監就在宮內,此人有無才能,陛下見過便知。”
李恆眉頭皺的更緊了,開口道:“宣。”
來人是一個近三十年的男子,劍眉星目,他平時裡都是劍不離身,只因為朝堂上不許帶兵器,他才卸下。
李恆盯著眼前這人,他確認他是第一次見到這人。可他並未從他的眼裡見到一絲面見當朝天子的緊張,不由得也來了興趣,他暼了暼扔在地上的奏摺,開口道:“可曾聽聞邊關戰事?”
男子應道:“早已經聽聞。”
李恆道:“若是你鎮守三關,你當如何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