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回頭,見李志青背了個背簍,正看著他們笑。
“呀!哥你怎麼來了?還這麼早呢……”唐豐年也趕緊起身,叫了聲“哥”。
“沒事,爸媽怕你們帶著孩子不方便,讓我來接接你們。”見地下放著大包小包的東西,責怪道:“怎麼拿這麼多東西?咱們家裡有呢,你們大老遠帶著多麻煩啊……”
“我都好久沒見爸媽了,小輝呢?給他買了個小書包,馬上上學就可以背了。”
“在家,那小子聽說我要來,哭著鬧著要跟來呢!”李志青想起兒子攆路的場景,也笑起來。
他趕緊把背簍放下,李曼青才發現裡頭用塑膠袋裝了幾塊白豆腐,還有好幾根大骨頭,一塊兩三斤重的精瘦後腿肉……應該是臨時來買的。
而且,她沒看錯的話,骨頭下面看著像幾個洋芋。
李家甚至整個宣城縣的農民都不缺洋芋,他不可能是來買的……應該是揹來賣的。
大年初二就來賣洋芋,賣了好買肉……她覺著奇怪。
按理說他年前結的工錢有八百多,怕被媽媽和嫂子全拿走了,她還幫他收著三百塊呢……怎麼過個年的功夫,就花光了?
但當著唐豐年的面,她還是忍住沒問出來。
等把他們帶來的東西全裝進去,大大的背簍還沒滿呢。李曼青又去買了幾斤水果,路過肉攤的時候見今天的肉還挺好,可能是大年初二沒什麼人買肉,新鮮的後腿肉還剩一個多呢。
李曼青就直接買了個新鮮的後腿。
他們在家每頓都有肉,倒是不缺吃的,反正手裡有錢,只要出門幾分鐘就能買到。孃家卻不一樣,手裡有沒有錢不好說,就是有,想買也得走幾個小時的山路才行。
他們今年沒殺豬,本來挺好的大肥豬,說是嫂子孃家兄弟的孩子要辦酒,被親家借去了,說好後年再還他們一頭。
這只豬後腿吃不完可以讓他們擦點鹽巴掛起來作臘肉,以後慢慢吃都行。還有新鮮的豬肝和大腸也有一副,李曼青也全買了,讓他們慢慢吃。
等李志青見妹子又買了這麼多東西來,急道:“你做什麼,咱們家裡有呢!”尤其是見她居然使了吃奶的力氣提了只豬後腿來,牛脾氣上來,硬要提回去退了。
李曼青:“……”
“哥別客氣,咱們多久都不回來一趟,這是咱們做姑姑姑父買給小輝吃的。”唐豐年拉住李志青,他這大舅哥真是牛脾氣。
不過,他就欣賞這樣的人,踏實肯幹,又不貪便宜。
李家村離鄉裡挺遠,得走兩個多小時的山路。李曼青饒是甩著空手了,也依然走得氣喘籲籲,尤其出了鎮得再爬個一公裡多的破才能上山,光那架坡就夠費力的。
“哎喲不行了不行了,先歇歇吧。”爬到坡頭,她雙手叉腰喘氣。無比佩服小時候的自己,記得那時候一聽要上街,她比誰都高興!這兩個多小時的山路,哪裡會放在眼裡啊。
李志青和妹婿對視一眼,無奈的笑起來,指著坡腳新蓋的一片磚房,道:“看見沒,那就是新建的糖廠,以前的廠房全拆了。”
“是季老闆蓋的麼?”唐豐年聽李曼青說過一句。
“好像是,說是個煤老闆……人家生意做的大,哪兒哪兒都有,八月裡糖廠才開工呢,年前就說焦化廠也做起來了……”
男人們望著連綿的磚房,眼裡不乏羨慕。
這麼大的商業版圖,沒有男人不向往。季雲喜也就比他們大幾歲而已,但人家擁有的,卻是他們幾輩子也掙不到的産業。
唐豐年不自在的別開頭,看著小媳婦那彷彿會發光的眼睛,愈發不是滋味……他的心病不止於此。
等她休息夠了,三人才一鼓作氣往家趕。
不同於大平地稀稀拉拉東一家,西一家的分佈,李家村是個大村子,全村兩百來戶人家全集中在青龍河邊上,有的地方一家與另一家只一牆之隔,熱鬧是熱鬧了,但矛盾也不少。
誰家有個什麼事兒,不出兩小時,全村都知道了。
這不,“志青接妹子回來了?聽說你賣洋芋去了,今天的洋芋多少錢一斤啊?”有個上年紀的婦女問李志青。
李志青臊紅了臉,他早上起來才知道肉沒了,身上也沒錢,火燒火燎的背了一簍洋芋出門,不知道被誰看見了,傳得全村都知道他大年初二就賣洋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