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著今日蟠桃宴在此舉辦,故而容雍等人在此佈置了一番,圍繞著瑤池四周擺放了數張烏木邊花梨心條案並松紅林木宮凳,每張桌案上都擺放著幾碟品相精緻的糕點,並幾套碎玉紋酒具,酒壺中便是美酒佳釀。而蟠桃則用銀白點朱流霞花盞盛放,每盞皆只擺了十二隻桃子。
瑤池正北方擺放著一套華麗的清紅漆金龍頭出手圈椅並紫漆描金山水紋海棠式香幾,正是天帝並天後的寶座,座旁還擱了一隻纏枝牡丹翠葉燻爐,爐自上方已燃著嫋嫋燻煙。
身旁幾只略顯清貴的酸枝木鏤雕小幾並珊瑚圓椅便是天帝的帝姬與帝子們的座位了,而等級再次一些的位子就排在了瑤池外。
瑤池前方以各色鮮花鋪展了一個花臺,胡黎猜測那應是百花仙子們舞樂表演時用的舞臺。該舞臺恰巧放在中賓客並帝座的正中央位置,以便帝後賓客都能觀賞到歌舞表演。
為營造氛圍,容雍還特特移植了數十株桃樹,紅粉並白色的花朵爭相開放,桃樹間鬆鬆掛著一縷又一縷的水紅色飄帶,微風輕輕一吹,花瓣雨便落了下來,紛紛揚揚,飄帶輕舞,竟仿似進入一片世外桃源。胡黎甚至還在其中發現了幾株珍稀的墨梅,當真是大手筆啊,不過胡黎私下想來,於百花仙子而言,大抵什麼樣的花都算不上珍稀。
胡黎是司命的仙寵,這樣的盛會必然是要跟隨著司命一同前來。
此時,她便窩在司命懷中。
想到司命,胡黎免不了又要抬眼去瞧她,腦子裡想起來的卻是今日出門前看到司命盛裝下的驚豔。
只見司命一襲白衣飄飄然,月光紗名副其實,薄而不透,面料柔軟如水,輕如晨霧,瑩瑩泛著一縷微弱的柔光。
為配合這身衣裳,司命特意梳了一個稍為繁複的發髻:腦後取一半的頭發盤成朝雲近香小髻,以兩枚白玉嵌珠翠玉釵固定住,又簪以白玉孔雀紋分心,鬢上簪以銀絲遊魚紋樣的挑針,面上隨意散落著兩縷發絲,額前則垂掛著一溜寶石串珠圍髻,又從披散的發中取兩小股發絲垂於胸前,作流蘇狀,耳上掛著一副成色極好的玉兔搗藥耳墜。
素喜不施粉黛的司命今日倒也細細上了妝,眉上以青黛順著原有的眉形畫了一對形眉,眼角輕輕暈上極淡極淡的桃色胭脂,香~腮上亦是以同樣的手法掃上淡淡一層桃紅,更顯得司命膚如玉脂,唇上是枝染自己制的口脂,顏色類似於胡黎前世裡的豆沙色系,上唇後極為自然,顯得司命氣色好極了。
司命不過一介小人物,沒那等資格作壓軸人物,只能準時準點到場,以示對上~位者的恭敬,故而她到時,瑤池中已有不少仙人三五成堆的聚在一起,一邊飲酒一邊攀談起來。
平日裡為顯一宮之主的穩重,司命素來喜歡穿著一身紫袍,但事實上,蓮花修行者自然更適合翩翩白衣了。如今的司命褪去平日裡那故作的老成穩重,身上一股冷然高潔的氣質,美~目流轉時卻帶著幾絲不易察覺的緊張與羞澀。
司命這難得的盛裝著實讓眾仙們小小的驚豔了一把。
在簡單地應付過來自眾仙的寒暄,司命便在宮娥的帶領下,在自個兒的席位上坐下。
司命原是是瑤池中的蓮花精化形,集瑤池中的靈氣成長,此時看著瑤池千萬年不曾大變過的模樣,司命心中感慨,忍不住對胡黎回憶起她在瑤池中修行的那數百年光陰。
作者有話要說: e是的,作者又改書名換封面了,不懂我醬紫還有多少小仙女能記住我的文文......
☆、又來一個情敵
胡黎窩在司命懷裡靜靜地聽她說話,也不出聲打擾,她知道司命不是想給她講故事,只是藉著講故事的由頭在懷念那段過往罷了。
沒過多久,胡黎隱隱聽到外邊宮娥的驚呼聲,“衍蒼上神....俊俏...”一類的字眼斷斷續續地飄進胡黎的耳中。
於是她扯了扯司命的袖子,示意她去聽,卻發現司命早就豎起耳朵聚精會神的聽著那邊的動靜。
胡黎:......
這動靜很快就呈現出由遠及近的趨勢。
只見衍蒼上神仍舊一身白衣打扮,正被一群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女仙們簇擁著入宴。
胡黎暗暗咂舌,這衍蒼上神的人氣果然很高啊,瞧瞧瞧瞧,那群女仙平日可矜持,儼然神聖不可侵犯的模樣,如今個個笑得諂媚妖~嬈,為了能夠更接近衍蒼上神,私下裡你推我一把,我踩你一腳的小動作不斷,也不知平日裡端著的架子可是丟到姥姥家去了。
司命這方坐在椅上,氣的都快把胡黎的毛給揪禿了,眼中似有火花在噴濺。尤其是看到那一身素衣,懷抱著一隻雪白兔子的女子與衍蒼上神交談時,胡黎嗅到了空氣中濃濃的硝煙味...
“好你個溯月,竟然還敢吃著碗裡看著鍋裡的!”胡黎聽到司命霍霍的磨牙聲,忍不住驚起一身的雞皮疙瘩。
說起這溯月,胡黎還是認識的,雖然人家也喜歡穿白衣服,還喜歡抱著一隻兔子,但她卻與胡黎前世神話裡的那個嫦娥相差甚遠。
嫦娥原是凡人後羿之妻,因偷吃了仙丹這才飛升成仙,但溯月卻是根正苗紅的仙二代,其父母乃是青華帝君與宓緋上神。
青華帝君乃是天帝胞弟,駐守於神庭東方的東極殿,其母宓緋上神是鳳凰一族的偏支青鸞一脈。這要換在胡黎前世的古代小言,那青華帝君就是妥妥的皇親國戚,溯月自然就是高貴的宗室貴女!
可以說,除了天帝底下的帝姬,這神庭再沒有同輩的女仙地位能高過溯月的。
而司命天生地養的,別說拼父母拼不過,就是自身的根基都沒得比,仙二代溯月完美繼承了自家爹孃的優良基因,一出生就有了化形的能力,不比司命這株野地裡生長的小野草,一步一步潛心修煉才得到今日的成果。
二者一對比,高下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