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到即將要面對的事情,赤羽就很煩躁。最後看一眼二丫的背影,他雙腳一夾,棗紅馬飛馳而去。
毫無徵兆的,“轟隆”一聲,巨雷平地起,狂風把樹木吹的獵獵作響。二丫抬頭看了一眼天空,黑雲堆積如山,怕是有一場大雷雨,趕緊牽了大黃回去。
一陣馬蹄聲起,她抬眼望去,三孔橋上,棗紅馬飛奔而過。馬上的人梳著滿頭的小辮,一身騎裝,是赤羽。
“不知道他的眼睛好些了嗎?”
二丫在心中默唸道,目送赤羽的身影遠去。
而此刻,在千裡之外的北漠,秋風已起,百花肅殺。夏日裡生機勃勃的大草原已經是一片枯黃,今年的枯水期比往年來得更早些。
遊牧民族,逐水而生。一旦到了枯水期,風沙漸起,沙漠一天天吞噬草原,他們不得不拔起營帳,趕著牛羊,跟著河水走。
今年的情況異常嚴峻,河水越來越淺,經年流淌的泉眼竟然也慢慢幹涸。沒有水就沒有草,沒有草,牛羊就沒有吃食,沒有牛羊,那草原人也沒有吃的了。
一些人趕著牛羊來到邊境,賣給大夏人,換取三餐。另一些人,他們直接蒙起臉,幹起了強盜,所到之處,一片哀嚎。
本來,這樣的事情年年都會發生,大夏和北漠也有默契,大夏會派人用糧食換取牛羊皮草,北漠的各個部落首領,也會約束部落裡的勇士。
可今年,搶掠事件越演愈烈,這背後是默許縱容,也是肆意挑釁。
草原上三十八個部落,竟有二十四個部落的首領在集會時明目張膽的表示,草原人剽悍善戰,大夏人久安憊懶,此時正是大舉進攻的好時機。
戰事一觸即發。
宋老爺子已經披上戰甲,帶領著大軍,日夜兼程趕往南疆。北漠則由他的得意門生,也是時任車騎將軍的魏十安及其部下率領大軍前往。
兩路大軍同時從中都城出發,一南一北,沿途收編各地府衙的精銳部隊,補充糧草。既可以擴充軍力,又可以鼓舞士氣。
臨出發前,宋老爺子和眾位將軍細細分析過局勢,這麼多年間,北漠和南疆不是沒有挑釁過,可每次都是小規模小範圍,且都被大夏壓得死死的。
這次,為何突然之間反撲?而且基本發生在同一時間?
行兵打仗的人,根本不相信巧合。
宋老爺子深謀遠慮,兩隊細作在大軍出發前已經派出,分別前往南疆和北漠打探訊息。一旦有任何風吹草動,即飛鴿傳回。
宋老爺子一生徵戰無數,每次都是抱著必死的決心踏上沙場,這次也不例外。臨出發前,他給霍乘風留了一封信。
“乘風吾孫:
男兒生於世間,自當頂天立地。
我宋玉川一生無悔,唯愧對妻兒,只盼將來黃泉相聚,重享天倫。
外公此去未必可返。願吾孫乘風一世安穩,不上沙場。
宋玉川親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