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同趙子龍所猜測的那樣,這位中年男子身份不凡,乃是一位名符其實的廚道高手。先前他受託來長風縣識人時,感覺有些頗為好笑。
一個沒有見過世面的鄉下窮小子而已,能有什麼才華?
那老家夥居然讓自己親自過來觀其手藝,未免有些小題大作。
可惜,當趙子龍僅憑觀氣象,便一語道破他的職業身份,直令那位中年男子收起了輕視之心。且不論廚藝如何,光是這份目光,便相當的不凡。
當趙子龍開始烹調之後,那位中年男子來到廚房,開始默默地打量他的一舉一動。他的目光銳利,洞察力極強,對趙子龍的每個動作都看得十分細致。
趙子龍的腦子便如同一個超大容量的記憶庫,內裡儲存了幾乎網路上所有的菜餚製作流程。如此一來,他在做菜時便等於有了理論指導。
光有理論指導還不夠,除此之外,還需要強大的實踐經驗。
趙子龍在製作菜餚時,一絲不茍地按著流程走,沒有任何的疏漏。當涉及到實踐經驗時,沒有經過任何正式廚藝培訓的他,便按著自己的野路子走。
他的烹調流程步步為營,製作手段卻是天馬行空,直令一邊的中年男子看得時而皺眉,時而驚訝,甚至有時候還流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當那道水晶餚蹄出鍋裝盤之後,展示出了迷人的賣相。
只見它肉紅皮白,光滑晶瑩,看起來便如同唇紅齒白的小相公。
吃到嘴裡,更是瘦肉香酥,肥肉不膩,再佐以姜絲和鎮江香醋,更是別有風味。饒是那中年男子口味挑剔,也不由連吃兩塊兒。
當那餚蹄下腹後,中年男子嘴角微揚,面上泛起一股神采。
“這位先生,味道怎麼樣?”趙子龍小心翼翼地問道。
“味道還不錯,你可知道它的食療作用?”中年男子細嚼慢嚥,直至將口中食物完全嚥下之後,這才緩緩地向趙子龍開口問道。
“豬蹄膀營養很豐富,含較多的蛋白質,特別是含有大量的膠原蛋白質,和肉皮一樣,是使面板豐滿、潤澤,強體壯身的食療佳品。”
“除此之外,它的味甘鹹、性平;有和血脈、潤肌膚、填腎精、健腰腳的作用。如果有所遺漏,還請先生代為補充。”趙子龍一本正經地說道。
“繼續吧!”中年男子只是淡淡地說了一句。
繼水晶餚蹄之下,接下來的一道南北名菜是叫化雞。
叫花雞,是江南名吃,歷史悠久,是把加工好的雞,用泥土和荷葉包裹起好,用烘烤的方法制作出來的一道特色菜。
其色澤棗紅明亮,芳香撲鼻,板酥肉嫩,是招待親友之上品。
叫花雞是南方樓外樓名菜,樓外樓是在1848年建立的,可見這道菜已經有兩三百年的歷史了,算得上是傳統名菜。
傳說,當年乾隆皇帝微服出訪江南,不小心流落荒野。
有一個叫花子看他可憐,便把自認為美食的“叫花雞”送給他吃。乾隆困餓交加,自然覺得這雞異常好吃。吃畢,便問其名,叫化頭不好意思說這雞叫“叫花雞”,就胡吹這雞叫“富貴雞”,乾隆對這雞贊不絕口。
叫花子事後才知道這個流浪漢就是當今皇上。這“叫花雞”也因為皇上的金口一開,成了“富貴雞”。流傳至今,也成了一道登上大雅之堂的名菜。
製作叫化雞要選用虞山特産,頭小體大、肥壯細嫩的三黃母雞,即黃嘴、黃腳、黃毛。雞的個頭不宜過大,也不宜過小,約重1500克左右為佳。
趙家村哪裡有什麼虞山特産,只得以普通母雞代替。
趙子龍將母雞敲暈後,用刀背敲斷翅骨、腿骨,頸骨。
待宰殺洗淨後,將肉丁、火腿丁、幹貝絲、香菇香料及上好調味品納入雞肚。雞身外遍塗潮濕泥巴,再置炭火上徐徐烘烤。
煨熟後,猛力一拍,泥巴隨之而下,整隻異香撲鼻,使人垂誕欲滴的肥嫩“叫花雞”,就呈現眼前,芳香四飄。
當趙子龍將那棗紅色的叫花雞呈到中年男子面前時,他先觀其色,再聞其味,緊接著,這才撕下一塊肉,開始品嘗它的味道。
一嚼過後,中年男子沒有再繼續下第二口,開始緩緩點評。
“這道叫花雞的色澤棗紅,為上佳;味道鮮香,為中上;至於味道,則是鮮嫩有餘,而韻味兒不足,肉質也略顯粗糙,所以只能評定為中等。”
中年男子以色香味三者為評判標準,說出了自己的意見。
“先生的指點中肯,完全符合它的本質,我接受。”
趙子龍微微躬身,一本正經地說道:“如果能給我一隻上好的虞山雞,我一定可以讓它的肉質上一個臺階;至於韻味兒不足,則是調料處理不夠徹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