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引起了西方國家的注意,正當國人還沉浸在勝利的喜悅時,
一隻粗壯的大手正悄悄地向它伸來。
谷蟎
2003年下半年,包括英特爾、高通、海力士、美光和臺積電等各大半導體生產廠商紛紛向美法院起訴昌隆電子,聲稱昌隆電子的半導體制造裝置及相關產品的進口及銷售侵犯了各大半導體廠商的專利技術。
一時間,國內晶片市場風起雲湧,
各種有利和不利的訊息滿天飛。
對此,昌隆電子總經理郭有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堅稱,
“昌隆電子的半導體技術是在國內外眾多合作伙伴的共同合作、以及公司內部的研發團隊多年來自主研發的結果,不存在侵犯他人的智慧財產權。為此,公司將提出強而有力的辯護,以維護公司的合法權益。”
熟悉昌隆電子的人都知道,昌隆電子的半導體技術來源有三:國際半導體生產大廠的技術轉移、合作技術夥伴的一些專利技術和自主研發的技術積累。
<ec、英飛凌、epida及摩托羅拉等國際生產大廠展開合作,轉移了0.21微米至0.10微米的多項半導體工藝和技術。
雖然在半導體專利申請上,英特爾、高通、三星、
sk
海力士、東芝和美光科技等國外公司在專利數量上佔據絕對優勢,對新入者形成了技術封鎖。
但昌隆電子也不弱於他們,從
2000年以後,已經開始大規模的申請相關的半導體專利技術,雖然在數量上和質量上無法和這些老牌的半導體生產大廠商相對比,但是想以專利戰的方式來封鎖昌隆電子,還是不可能的。
昌隆電子完全可以依靠自己強大的研發力量,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也就是說,你告我的時候,我也告你,相互不讓,最終為了實現和平共贏,大家達成和解,建立聯合壁壘,一起壟斷市場。
所以,昌隆電子總經理郭有霖張曾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這種智慧財產權官司90是以和解告終,10是沒有結果的,
最終還是以和解告終。
雖然這只是一種鬧劇,但是可以看出西方國家對中國依然是賊心不死,妄圖把中國的的科技發展扼殺在萌芽狀態。
同時,
自從中國加入to後,西方發達國家對中國的技術封鎖也有了一些變化,
那就是不再實行全面封鎖,
而只是把相對落後的技術產品出口到中國。
但發達國家從來沒有放鬆對華的高新技術出口管制。
在一些高科技領域,如航空、通訊、汽車以及計算機領域,我們還在受制於人,很多大到系統機器裝置小到配件都需要從國外進口。
“前途坎坷,但任重而道遠!”
李向陽不由地感嘆道。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更新最快網址:
喜歡重生1990之人要低調請大家收藏:()重生1990之人要低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