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的師侄叫章成桐,祖籍湯山人,現在是香港著名的風水大師,已經有七十多歲,僅僅比爺爺年輕幾歲而已。
他是在解放前逃難到香港來的,在偶然的機會下有幸遇到一位風水大師孫振興,因為兩個人是老鄉的關係,所以孫振興才允許他跟隨學習堪輿風水和卜算之術。
後來在七十年代,一代風水大師孫振興去世,在臨終前告訴他,他們這一門派叫碭山派,原有師徒兩人,在日軍侵佔時期,時局紛亂,碭山派師徒兩人各奔東西,而他是那個徒弟,而他的師父楊義禛不知去向。
自此以後,章成桐牢記師傅教誨,以後收徒弟時,都會自稱是碭山派,師傅是孫振興,祖師爺是楊義禛。
又是三十年過去了,如果不是李向陽一家人搬到香港來,估計章成桐還不知道他還有兩位師叔的事情。
事情也湊巧了,爺爺和於老友在山下喝茶,碰到半山豪宅這裡一戶人家請風水大師來堪輿風水。
“老李,你平時不是說擅於堪輿風水,要不你看看這處豪宅......”
當時於老頭有點多嘴,雖然爺爺及時制止他的話,但還是把爺爺擅長堪輿風水的事情說了出去,引起前來堪輿風水的風水大師鄧先弘極度不滿。
看風水就好比行醫,除非說我確實無能為力,技不如人,你把其他同行請來無可厚非。而我還沒出手,憑什麼同時找兩個人。
這最起碼對風水大師不尊重,畢竟兩個風水師,門派不同,堪輿風水技巧不同。
“對不起,除了鄧師傅你之外,我沒有請其他人來看風水,至於這兩個老者,估計是看熱鬧的。”
豪宅的主人極力解釋,但是堪輿風水的鄧先弘依然不相信。
爺爺不得不站出來,“我們真是來看熱鬧的,雖然我粗懂一點風水,但是無意冒犯同行間的規矩。”
鄧先弘看爺爺態度誠懇,相應地語氣也緩和下來。
“請問老人家來自哪家門派,所學何法?”
爺爺看到這裡,不得不報出自己的門派,“我傳自碭山派,所學五行風水術。”
“碭山派?難道中國還有第二家碭山派嗎?”風水大師鄧先弘聽後大吃一驚。
“皖省碭山,風水流派,除此一家,別無分號。”
鄧先弘趕緊放低身軀,恭恭敬敬地問道:“請問老人家師承何人?”
“家師楊義禛。”
“啊!”鄧先弘頓時不淡定了,趕緊給他師傅章成桐打電話,把他在半山遇到的事情說了一遍。
當時章成桐帶人匆匆趕來,然後爺爺就多一個師侄和實際和徒孫出來。
這真是緣分呀!想不到爺爺居然在香港這裡找到了正源,雖說是他師兄傳下來的,但是門派未滅,根底還在,以後這一派也不會失傳。
香港畢竟和國內不同,人人還是信風水的,所以風水大師很受香港人的尊崇。
國內把堪輿風水當作封建迷信看待,所以很多人不再相信風水,讓很多民間的風水大師無用武之地,其門派逐漸凋零,最後連個傳宗的人都找不到。
如果李向陽不把爺爺帶到香港來,估計等爺爺百年之後,他留下的那本風水書籍將會被李向陽一把火燒在爺爺的墳頭上。
事實上,上輩子李向陽就是如此乾的,一把火燒成了灰,也燒出了寂寞,讓李向陽在閉眼之間重生了。
下午,爺爺和章成桐兩人聯袂而來,待問清楚書籍的去向後,竟然想一起回國,請那兩本祖師爺的手抄本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