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如此,百貨大樓還有一百名職工,同樣壓在了李向陽的肩膀上。
簽訂合同後,李向陽當時讓百貨大樓停業十天,讓李孝利派人對百貨大樓剩餘物資進行清點,然後再對百貨大樓裝修改造,現有人員的培訓。
同時,李向陽讓縣建設局對青年路那塊地皮開始設計規劃,而且還委託縣一建公司開始建設縣城第一家百貨商場。
至於那兩三百名各鄉鎮抽出來的職工,李向陽只好先給眾人發著基本工資,然後領著他們到正在建設中的百貨商場,告訴他們以後這裡就是他們的工作地點。
在這以後,李向陽讓李孝利開始對這兩三百名職工進行考核,考核合格的很快分到酒廠和百貨大樓去上班。
剩下的那些人,李向陽也沒有辦法,只要一方面培訓,另一方面對縣政府塞過來的各鄉鎮資產進行重組。
縣城十多個鄉鎮,縣政府直接對這些依附於各鄉鎮的小型企業都推給了李向陽。
李向陽不想要,但是縣政府和眾多鄉鎮府也沒有辦法,這些小企業中居住的不但是那兩三百名職工,還有他們的家屬,加起來都要超過了一千餘人。
縣政府總不能把職工交給李向陽,然後就把這些職工的家屬都攆走吧。
最後,縣政府和各縣鎮商議了一番,乾脆把這些小廠子都推給了李向陽。
李向陽帶著李海波在各鄉鎮轉悠了一圈,這些小企業也並不是一無是處,最起碼各個小工廠佔有大片的土地,而且還有完整的院牆,堅固的大門。
而且這些小企業在建造之處,都圍繞著各鄉鎮政府不太遠,佔據著絕佳的位置。
李向陽想不到這些人佔據這麼好的位置,為什麼不好好利用起來?
靠近大路的房屋直接鑿出門來,承包給職工家屬,開個零售店,直接對外營業。
靠近集市的,直接把院牆開啟,磚石鋪地,再壘上攤位,承包給外來擺攤的商販,哪怕只收收一點攤位費,也比空閒著好很多,而且職工家屬也可以在這裡免費擺攤。
至於那些偏僻一點小廠子,不要在大院子裡種樹了,這些樹即使成長几十年也賣不了多少錢,直接搭大棚,種蔬菜。
而且李向陽估算過,這些小廠子少的有五六畝地,多的有十幾畝地,都種上大棚,足以支撐這些職工和家屬們的生活。
事實上,有些廠子還是有用途的,例如一些食品廠、醬菜廠等,可以繼續做一些本地的特產,等他們生產出來,可以直接供應給百貨大樓和百貨商場。
以前他們只等著政府下指令生產,而且生產了也沒有人要,現在有了百貨大樓和百貨商場這兩個大型零售基地,他們生產的產品有了銷售渠道。
李向陽花費了一個多月的時間理順了各鄉鎮的小企業,讓他們開始走上了正途。
這些兩三百名職工,如果不是他們所在的企業經營困難,他們也不願意離開全家居住的地方,現在好了,李向陽給他們重新找到了目標,很多人表示不願意去縣城上班了。
剩下的時間,李向陽開始處縣城的七八個小企業了。
不同於那些各鄉鎮的小企業,這些小廠子都離縣城較遠,地處偏僻之地,而且道路也不好,難怪這些職工要離開這個地方,就是李向陽也不願意待在這些廠子裡。
喜歡重生1990之人要低調請大家收藏:()重生1990之人要低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