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幾天內,李向陽又砍了幾天的樹枝,在院子裡堆成一個柴火堆。
這麼多的樹枝,不但可以保證在下雪天做飯取暖用,就是過年時煮肉炸丸子都綽綽有餘。
自從上次他遇到唐珊珊和她的四妹妹之後,以後就再也沒有碰到她們,估計唐珊珊上學了,那個小姑娘因為沒人陪伴,也不敢一個人出來玩。
正當李向陽把柴火準備妥當的時候,一場大雪如期而至,從下午時分三四點鐘,一直下到第二天晚上。
李向陽也沒有出去,和爺爺奶奶待在家裡,吃過晚飯後,他沒有忘記給奶奶倒水、拿藥,然後看著奶奶吃下。
“我還沒有老糊塗,不會忘記吃藥的。”
雖然這麼說,但是奶奶還是樂哈哈地接過孫子遞過來的水碗和降壓藥。
“你孫子孝敬你,你就知足吧!”
“還用你說,我孫子孝敬我,那是應該的。”
“是不是你看我孫子孝敬我,你眼紅了?”
.......
看到爺爺和奶奶又拌嘴了,李向陽則站在一邊笑嘻嘻地看著,老兩口拌嘴都快一輩子了,如果平時不拌嘴,家裡都會覺得少了什麼,所以在晚飯之餘,拌嘴也是李向陽家幸福生活的調和劑。
等老兩口拌嘴累了,李向陽問道:“爺爺,你去宋家莊窯廠問了嗎?啥時候把磚送來?”
“是呀,我孫子都問了,你怎麼不上點心?”
“我怎麼不上心了,磚早訂好了,只是這外面一下雪,估計需要晚幾天才送到了。”
“爺爺,你買了多少磚?瓦也買了嗎?”
“買了,都買了!磚是一分一塊,瓦是四分。我定了兩萬塊磚,四千個小瓦子。”
“夠嗎?”
李向陽不知道夠不夠,問了爺爺一聲。
“夠啦,不夠的話,宋老喬隨時給送!”
接下來,李向陽和爺爺又談了水泥、砂石和石頭的問題。
在農村,蓋房子是家裡的頭等大事,所以在建房前一定要慎重,不能等開建了才想起缺這少那了。
而且這個時候的農村房屋,還沒有人鋪地基,澆灌牆柱,都是找人打打夯,然後一塊磚一塊磚地砌起來的。
就連屋頂的大梁也是自家的木頭,然後再找木匠做一些椽子鋪在屋樑上面就行了。
“我前天在磚廠看到親家了,他說等家裡蓋房的時候過來幫忙。”
李向陽聽了,暗暗嘀咕:他的老岳父不僅僅是來幫忙蓋房子的,恐怕要看看他以後的養老之地,順便監督一下建房的質量,因為這房子不但關係著她女兒女婿,以及他們的外孫子或外孫女的生活質量,還關係著他們兩口子以後的養老。
“如果親家來,必須在家裡留飯了,年後一定要多買好豬肉和蔬菜。”
本來李向陽家蓋房是不準備管飯的,因為蓋房的人都是本村的,下班了各自回家吃飯即可。
管飯也只有在上大梁時,讓人做一些家常菜,把所有的工人聚集一下,再放一掛鞭炮,慶祝建房完畢,大吉大利。
如果李向陽的岳父來了,那就不一樣了,這是重要的親戚,不但要管飯,而且還要吃好喝好。
李向陽聽了都一陣頭痛,這個老岳父為什麼不在家裡待著,沒事亂溜達幹啥?
竟然還想到他家裡吃飯,有那個飯錢還不如請兩個工人幹活算了。
但是他不敢說,光怕他一張口,就要挨他爺爺和奶奶的一頓批評,因為農村人要的是面子,親家來了,這是頭等大事,把人照顧好了,爺爺的臉上也會有光的。
下雪天,很是無聊,而且哪裡也去不了,所以李向陽只好打起麻雀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