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護大人點了點頭“這一次匈奴來者不善啊,我們加起來不過四千餘人,按照這個兵力,堅守佩珊一線尚且辦不到,遑論擊退匈奴了”
都尉說道“那我馬上差人回去告訴將軍大人,這種規模,只有朝廷派遣援軍過來方才有可能扭轉局面啊”
都護大人嘆著氣“眼下西域各國人人自危,我們這麼點人,難有作為啊”
西域各國人人自危並非空xue來風,其中最為典型的藍樓國。
眼下他們也在召開他們的群臣大會“各位卿家,眼下北疆幾乎全景淪陷於匈奴鐵蹄之下,我們雖然地處天山南,眼下大漢軍隊未到,匈奴卻如此來勢洶洶,兵鋒到來不過是時間問題,你們可有什麼上好的對策?”
“大王,硬打肯定打不過,西域三十六國都不是匈奴的對手,只有漢軍可以戰勝他們”一個身穿物管服飾的衣服一臉不服氣,但也是無可奈何地說道。
“言下之意,努爾將軍是覺得我們只能投降或者等待大漢援軍?”國王問道
而一個內政大臣模樣的人說道“陛下,投降只怕匈奴人也不願意,不少國家雖然是投降了,可是也免不得國王被殺,王城付之一炬的慘劇啊”
國王一下急了“那你們是什麼意思?打又打不過,投降也是死路一條,莫不是你們想要本王棄國民不顧,獨自逃亡大漢不成?”
現場一陣寂靜,其實他們不少人已經準備好打包細軟,逃亡大漢,在他們看來,此刻逃亡大漢,絕對是比安坐在這裡要安全得多的選項。而要讓他們逃得合情合理,肯定是要慫恿他們的國王逃離,然後他們跟著逃離,也可以美其名曰保護國王。待大漢趕跑了匈奴,在漢軍的保護下,他們還能回來做他們的公卿大臣,過他們想要的生活。
忽而有一個衣著樸素的人出列說道“國王陛下,我想到一個方法,或者我們不用逃離,匈奴也不會滅我們國家的方法”
國王難以置信地說“且說來聽聽”
那個人說道“他們之所以被滅,肯定是投降的時候沒有獻上足夠的寶物,讓匈奴人不滿意,我們只要送上足夠的寶物,肯定可以逃過一劫”
好吧,說道到動大家的錢袋子,大家馬上神色各異,這群匈奴人可是惡魔,萬一他們食言,他們的財寶不就打了水漂了?不等臣下反對,國王已經擺了擺手“不行不行,沒有了財寶,我還怎麼買漢朝的絲綢和茶葉,不可以不可以,與其這樣,我還不如逃去大漢”
那個人搖了搖頭“大王且聽我說,我說的寶物並不是說金銀財寶,而是漢軍的人頭”
所有人心中一寒,這個人在說什麼瞎話啊?
那個人拱手說“藍樓乃是西北要道,漢軍有可能會派軍前來此處駐守,若是來得人多,守得住,我們自然協助守成。若是他們人少,或者匈奴攻得兇猛,我們便用計擒住這些漢軍。將這些漢軍獻給匈奴,匈奴定會放我們一馬”
此計可謂狠毒至極,但對於藍樓國來說,不失為一條好計,大漢和匈奴積怨已久,獻上漢軍定能讓匈奴高興,興許就能免他們一死,準他們投降。
群臣面面相覷一會兒之後,也說道“這個計策不錯”
國王左右衡量了一下,覺得在“迫於形勢下殺幾個漢軍”應該問題不大,畢竟匈奴形式強,你也不能逼他們拼死抵抗吧?若是大漢打了回來,他們再投降就好了,大漢一向注重禮節,不會為難他們。於是點了點頭說道“此計不錯,那我們就主動行動,邀請漢軍過來協防吧”